十年高原逐梦
程心宇让生命在挑战与奉献中绽放

程心宇

工作中的程心宇。

户外的程心宇。
在布达拉宫脚下,艽野登山供氧民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民宿负责人程心宇,这位来自杭州的服装设计师,如今已是拉萨民宿经营者、高山向导和公益行动者。十年间,她从都市白领蜕变为高原逐梦人,用脚步丈量雪山的高度,用双手传递人间的温度。文/记者 张雪芳 实习记者 王靖涵 图/记者 余书冉
初遇高原
美好邂逅与人生转折
“我在拉萨定居已有十年,除经营两家民宿外,我还是高山向导、国家应急救援员以及西藏蓝天救援队山地救援队队员,平时热衷于越野跑、登山和滑翔伞飞行。”程心宇坐在民宿的顶楼,晒着太阳感慨道,“留在拉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拉萨早已成为自己的第三故乡,我在拉萨真的挺好的。”
程心宇出生于云南,后随父母到杭州工作,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每天凌晨三点半开启的忙碌工作,虽充实却也让她未曾想过人生轨迹会因一次旅行而改变。
2012年,程心宇首次踏上西藏的土地。原本计划从拉萨乘车经樟木口岸前往尼泊尔,却在客栈突发意外。当天晚上,同伴夏天和八二连夜将她背到医院守护,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让她至今难忘。尽管身体不适,次日她仍坚持按原计划出发。当车行至日喀则时,眼前突然展开一幅壮丽画卷:蓝天如洗,雪山巍峨,草甸如毯,日照金山的光辉让整个世界仿佛被点燃。
“那一刻,我感受到自然的神圣与生命的渺小。”程心宇回忆道。归国途中再次邂逅日照金山时,她当即决定:“每年都要回来。”高原的壮美与当地人的淳朴,在她心中埋下了扎根的种子。
扎根拉萨
从骑行到创业的坚定抉择
首次进藏的经历,让程心宇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眷恋。此后,她每年都要来西藏,被高原美景深深吸引。有一次,她跟朋友闲聊时,想体验一下骑自行车从云南到拉萨的旅程,立即得到了一位爱好骑行的朋友的赞同,协助她制定了每周骑车爬坡拉练计划,决定陪同她一起骑车进藏。
2015年,程心宇与这位骑友从云南大理出发,沿214国道、318国道骑行进藏。在2000公里的征程中,她经历了暴雨、塌方和体力极限的考验。“正是因为这次骑行经历,让我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到底要过怎样的生活。”程心宇说,抵达布达拉宫广场时,阳光正好。此次来到拉萨,也促使她做出了一个改变人生的决定——扎根拉萨。
同年,程心宇在拉萨租下一幢四合院,开启了民宿创业之路,取名“艽野登山供氧民宿”,这个名字源于对她影响深远的《艽野尘梦》。
如今,艽野登山供氧民宿在拉萨拥有两家连锁店。第一家以探游为主题,摆满了300多盆多肉和其他绿植,客源主要是当地人;第二家以登山为主题,客房以山名命名,客户多为区外游客和登山爱好者。民宿内,绿植环绕,登山和滑翔伞装备、马拉松奖牌彰显着主人的活力与热爱,攀岩墙、方桌沙发、影院、书房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程心宇耐心叮嘱每一位客人注意高原反应,她的热情服务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评价,网上评分高达5.0。
挑战高峰
攀登雪山与滑翔伞的激情之旅
在经营民宿的同时,程心宇还是一名高山向导,带领团队攀登世界各地的高山。她曾一人带几十人的团队攀登6000米左右的玉珠峰,在带队过程中,见证了许多客人在挑战中的成长。登山途中,客人们或许会因困难而产生抱怨等负面情绪,但当他们成功挑战自我后,收获的是巨大的成就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程心宇的攀登足迹遍布多座雪山,今年以来,她已成功攀登岗什卡雪峰(5254.5米)、洛堆峰(6010米)、玉珠峰(6178米)、启孜峰(6206米)、卓木拉日康峰(7034米)、宁金康沙峰(7206米)6座雪山。为了备战攀登珠穆朗玛峰,她不仅坚持攀登5000米以上的高山,还经常进行跑步拉练,曾用9.5小时在拉萨跑完54公里的路途。
程心宇讲述自己登山途中遇到的一个牧民的故事。有一次,她登山至珠穆朗玛峰东坡4950米的营地时,正好遇到了一位当地的牧民放牧。当时,她将随身携带的小音箱拿了出来,音箱里放着一首首藏族歌曲。听到歌声后,这位牧民带着酥油茶过来,在原地跳起了锅庄舞。
“当音乐结束时,这位牧民要将手腕上的珊瑚镯子摘下来,与我交换小音箱。”程心宇说,“这位牧民用他喜欢的东西换我喜欢的东西,这种情感实在太令人感动了。当然,我把小音箱赠送给了这位牧民,并没有要珊瑚镯子。”
同时,程心宇热衷于滑翔伞运动,对滑翔伞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李生涛(木子)是国家一级登山运动员,曾创造多项滑翔伞飞行纪录,是程心宇学习的榜样。2023年起,她跟随师父李生涛学习滑翔伞技术,曾从西藏海拔6206米的启孜峰首飞成功。
“滑翔伞最大的魅力是在快要沉下去时,不断寻找到气流,再次飞高飞远。”程心宇说,“师父李生涛于2025年5月25日6时29分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2023年5月18日,他在珠穆朗玛峰南坡海拔8000米的南坳处成功进行单人无动力滑翔伞飞行,历时20多分钟后安全降落至海拔5400米预定区域,成为首位在此高度完成滑翔伞飞行的中国人。”
程心宇希望在攀登珠穆朗玛峰后,通过滑翔伞飞行下山。今年8月18日,她跟随师父前往欧洲4个国家,开启了为期15天11个场地的飞行计划,累计飞行11个小时。她享受滑翔伞在气流中起伏飞行的魅力。
意外与坚持
梦想永不言弃
就在程心宇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积极准备时,一场意外不期而至。9月9日,她的右脚脚踝不幸摔伤骨折。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后转到云南进行康复理疗训练。然而,程心宇并未被挫折打倒。仅两个月过后,她已脱离拐杖,健步如飞,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还在民宿的攀岩墙上练习平衡技术。
“今年走得有点快,这次受伤让我停下来,可能我真的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程心宇说,她将珠峰攀登计划推迟至2027年,并筹备第三家滑翔伞主题民宿。她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梦想不会因时间而搁浅,只会因坚持更加璀璨”。
在民宿三楼的阳光房内,一只金毛犬懒洋洋地躺在地上。“这是我家狗子,它已经13岁了,曾经是一只流浪狗。”程心宇用手抚摸着狗狗的头说道,今年西藏定日县发生地震时,她立即赶到了灾区,给那里的孩子们送去衣服。
在经营民宿的同时,程心宇持续十年开展公益行动。每年冬季,她都会筹集数百件儿童羽绒服送往西藏偏远的农牧区。今年冬天也不例外,她提前准备了儿童的羽绒服、保暖衣等物品,累计有几百件羽绒服。程心宇说,预计12月份,她和志愿者们将把这些过冬衣物挨家挨户送到偏远地区儿童的手中,让他们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
从都市到高原,从设计师到登山者,程心宇用十年时间诠释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生命哲学。她的故事里,有日照金山的震撼,有陌生人善意的温暖,有挑战极限的勇气,更有润物无声的公益情怀。
程心宇的攀登之路,既是与自然的对话,更是与内心的和解。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至高境界——既要有征服雪山的魄力,也要有温暖人间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