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拉萨市全力推进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建设
2018年07月16日 来源:拉萨市政府 作者:

历年来,拉萨市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发展工作,《拉萨市“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倡导清洁能源利用,扶持和推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促进传统能源产业清洁化,有效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确保拉萨市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一、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目前,拉萨市基本形成了以水电为中心,太阳能、天然气、沼气、地热等为补充的能源供应体系,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规划引领有力加强。2017年出台《拉萨市能源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面系统地规划了拉萨市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倡导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创新能源利用方式,力争到2020年,把拉萨打造成为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稳定、清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能源体系。出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下一步着重优化能源结构,提高城市碳汇能力,构建多元化低碳产业体系。

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已并网能源累计装机规模达820.51兆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226兆瓦,水电装机389.51兆瓦,地热电站装机45兆瓦,燃气发电装机160兆瓦。 2018年向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局上报光伏项目备案、变更项目16个,总装机容量为382.96兆瓦,项目总投资33.3亿元;由中核(西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约5.8亿元,总装机容量16兆瓦的中核续迈地热发电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的建成有望实现地热资源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利用步伐加快。拉萨市供暖工程于2012年开工建设,2013年基本实现建成区全覆盖,2014年实现规范化、公司化运营,截至2018年6月,拉萨市城区建成燃气中压燃气管网372.2公里;天然气供气量由2013年的206.43万立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200立方米,燃气用户由2013年的3.05万户增加到2018年的10.05万户;城市供暖规划区内居民天然气供暖总户数近9.5万户,供暖面积达到1900万平方米。天然气价格较全国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年用气量1500立方米以内的,每立方米1.5元,超出1500立方米以外的,按市场价每立方米4.46元。

电力供应能力加强。2017年全年用电量289764.41万千瓦时,增长率为20.39%;全面实施“户户通电”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完成212个中心村和1235个单体中低压项目建设任务;纳金、教育城和聂当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开展“电网连万家、共享电气化”活动,完成4家工厂锅炉“煤改电”、7100户电采暖改造和4户充电汽车站(桩)安装,实现电能替代1.33亿千瓦时。

新能源汽车覆盖率提升。截至目前,拉萨市新能源公交车总数达到312辆,占车辆总数的59.8%,远远超过了《关于完善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中关于“其他省(区、市)2015-2019年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重应分别达到10%、15%、20%、25%和30%”的要求。全市新能源出租汽车总数达到192辆,占出租汽车总数的11.5%。经测算,纯电动公交车百公里耗电96度,尾气排放量为0,与传统公交车相比能耗成本下降62%,尾气排放下降100%;混合动力公交车百公里耗气28方,尾气排放量为0.0017吨,与传统公交车相比能耗成本下降39%,尾气排放量下降32%,对提升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防治大气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尽管拉萨市清洁能源发展取得较大成效,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待加大。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仍偏低,石油和煤炭资源等化石能源贫乏,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条件较好,但开发利用规模还不足,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待加强。拉萨市电网对能源的消纳能力仍显薄弱,由于电网容量限制或电网建设滞后,影响了部分能源项目的建设、运行;县域电网整体水平较为薄弱,主要受高海拔、低密度、地域广等特点影响,县域电网整体发展网架结构不尽合理,电网联络水平低,存在电网“丰盈枯缺”的电力供需矛盾,全网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天然气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强化,管网覆盖范围待进一步扩大,输送能力待进一步提高。

(三)能源发展体制机制待完善。拉萨市能源发展涉及诸多政府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推进和监管的工作机制,造成项目前期手续繁琐、项目建设周期普遍偏长等问题,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精简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由于拉萨地区地域、环境比较特殊,存在能源一次性投入较高、后续管理、维护等问题,需制定更加系统完善的能源发展扶持政策。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下一步,拉萨市将准确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结合拉萨实际,全面推进拉萨市清洁能源示范城市建设。

(一)加大地热能利用。创新地热能开发利用模式,积极培育地热能市场,科学规划建设地热电站,全面促进地热能有效利用,推动地热能示范建设。充分挖掘羊八井、羊易等地区深层地热资源,以当地采暖、电力需求为前提,规模开发中高温地热发电,作为枯水期拉萨电网的补充电源,重点推进当雄羊易地热发电项目(四期,装机容量16兆瓦)的建设。积极探索开展地热在温室种植、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种植跨季节蔬菜、帮助禽畜类的孵化繁殖等农牧业方面的应用,以及温泉养生、高原温室植物园等观光、休闲、科普方面的应用。推行“高度热水采暖供热-中度热水种养洗衣-低度热水灌溉养鱼”的地热梯级利用,构建特色循环经济体系。

(二)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结合农牧循环经济,大力推广生物质能利用,推进生物质能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多元化发展。根据生物质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推进沼气利用,以规模养殖场为核心,引进适应高原、高寒地区沼气发酵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质能供热,因地制宜推进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综合开发,推广秸秆燃料化利用,推广先进低排放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

(三)加快天然气利用。坚持统筹布局、效率优先、开放多元的原则,大力拓展气源,挖掘天然气发电等市场潜力,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气源布局。深化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能源企业的战略合作,推进青藏天然气输气管道尽快建成投运,打造管输气源供应网络。推进交通领域气化工程,在城市公交、出租车、中短途客运推广LNG、CNG等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公交汽车“油改气”。加快发展居民生活用气,加强城区统筹规划,天然气管道与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四)全面推进应用示范。大力开展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规模化应用,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在拉萨市农牧区大力推广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太阳能灶等绿色农房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进农牧区太阳能综合利用项目,全面推进农牧区建筑的规范化及节能性。实施与完善农牧区绿色农房建设。加快推进农牧区薪柴替代工程,适宜农牧区实现沼气全覆盖,在有条件的农牧民聚居点,实施大型沼气集中供应工程;加强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五)完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一是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升级改造城市电网,提高供电能力,扩大供电覆盖范围,逐步向“高原型智能电网”发展。二是加快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发展农村电网。三是强化天然气基础设施。完善天然气管网,遵循“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多元供应、互联互通、安全稳定”的原则,配合推进建设格尔木至拉萨输气管线建设。四是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全市公共停车场、加油加气站的分布现状,科学规划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根据电动汽车用户的特点,分点分区域科学布局、合理建设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充电设施。构建城市充电网络,逐步建立与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