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查,又名“汉盐”。据传因文成公主在远嫁西藏途中路过此地时,掉下一块食盐而得名。2007年6月,湖北省宜昌市5名援藏干部带着家乡人民的重托来到加查,承担对口支援工作任务。近一年来,他们用满腔的激情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用满腔的激情干事业
援藏干部、加查县委书记石显银经常说:“干部就是要干事,干事就要有激情,干部如果没有激情,就不会用心去干事。”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去年7月,刚到加查县,他就不顾高原反应,带领援藏干部深入到全县7个乡镇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县情乡情,摸清全县发展思路。每到一个乡镇调研,他们都要进村庄、访农家、拉家常、听建议、议发展。在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准确地掌握县情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四大产业、实现五大目标”的发展思路。
思路确定后,关键在于抓落实。不论是向上跑项目,还是向下抓督办,援藏干部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为了掌握加查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县委书记石显银亲自主持制定调查摸底方案,并多次深入到沿江村,与乡镇村干部一道调查核实,全面掌握了加查县核桃发展现状,制定出了加查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并向自治区领导和有关部门汇报,争取了项目资金500多万元。
干事业就必须付出超额的劳动。为推进加查县的各项工作,他们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干事业上,去年半年时间没有一人返回内地。地区会议一结束,他们就立即返回县里,传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工作。在返回内地休假时,他们休假不休息,积极开展工作,跑省城,赴县市、主动争取各级领导对援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全部落实了本批1020万元的援藏资金,并分两个年度全面完成资金拨付计划。去年到位资金510万元,确保了文化旅游接待中心和冷达乡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个援藏项目的顺利建设。
用赤子的深情暖民心
带着感情做工作,为加查人民谋福祉,是宜昌市援藏干部的共同心愿。
对于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他们十分关心,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全面调查核实的基础上,5名援藏干部每人结对帮扶一户困难家庭,规定每年从援藏干部工资中拿出1000元,帮助困难户渡过难关。同时,他们每年至少要到联系的贫困户家中走访一次,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在拉绥乡调研时,石显银了解到该乡三村的次珍考上了大学,但因家庭十分贫困而准备放弃的情况后,他与另一名援藏干部尹德斌一道,赶到次珍家中,每人捐出了1000元,鼓励次珍增强信心,不言放弃,并承诺承担她完成学业的费用。
藏木电站是由国家投资并落户加查的第一个重要建设项目。在动员和组织全县支持和服务藏木电站建设的同时,石显银还十分重视维护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县里专门成立了协调服务藏木电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班负责协调服务工作。目前,加查县有3个农民施工队伍参与到大型工程建设之中,切实增加了当地农牧民的收入。
用浓浓的真情促和谐
援藏干部素质关系到对口支援工作的成效。为了树立宜昌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他们一进入加查,就及时召开了加查县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见面会和县委常委碰头会,走访了县直各部门和退休干部代表,主动熟悉加查,融入加查。在此基础上,石显银提出了做好援藏工作的要求,即把握政策,牢记使命;情系加查,努力工作;加强学习,创新思路;坚持原则,加强团结;严格自律,树立形象。五项工作要求的提出,既表明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决心,也指出了援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为促进交流,增进友谊、树立形象、推动工作,顺利打开工作局面指明了方向。
在工作中,他们十分注重加强团结,注重沟通与交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在班子内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班子议事规则,建立了重要工作集体决策机制,确保了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在干部群众中,坚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交流真实感情,增进了藏汉民族友情。在业余时间,他们唱藏歌、跳藏舞、习藏仪、学藏语,与藏族同事互帮互学,营造了民族和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