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编办副主任李章泽在《求是》(2018年第10期)上撰文谈机构改革指出:“各地区各部门是这次机构改革的主体。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党委(党组)切实担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才能真正把机构改革落实到位。”足见,各地各部门推进机构改革,必须自觉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动摇,全力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任务不落空,使机构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提升政治站位,打牢思想之“基”。机构改革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推进机构改革的进程中,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在讲政治上有更高的标准、更强的觉悟。要坚决树牢“四个意识”,自觉形成深入贯彻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明确的改革任务和各项决策部署的意识,把抓好机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政治要求贯穿机构改革工作全过程,找准机构改革与党中央确定的其他改革发展重大重要重点任务的契合点和平衡点,实现机构改革与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使本地区本部门机构改革工作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
抓实理论武装,夯实精神之“钙”。全面深化改革没有止境,政治理论武装就没有止境。对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更好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抓实政治理论武装就显得尤为重要。要站在党的事业的高度对待政治理论学习,把政治理论学习当作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不容辞的义务,使之成为一种自觉习惯和学习常态,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特别是要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在全面理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体要求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机构改革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打造过硬政治素质。
强化政治担当,履实攻坚之“责”。“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对于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而言,在推进机构改革的进程中,政治担当绝不是单纯的激情冲动,而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催人奋进的动力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改革时说到的,“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当前,如何更好抓好机构改革,如何啃好机构改革进程中的“硬骨头”,就需要应有的政治担当。当前,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或多或少都会面临一些新老问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涉及要推进或实施机构改革的部门,不再仅仅是“做好事”,很多时候还要“得罪人”,这就需要我们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决心去推进党中央明确的机构改革任务落实、解决各类问题。当然,对于上级督察反馈的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也要自觉主动认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正视问题,自觉担当整改之主责,围绕存在的问题,坚持标本兼治,确保党中央明确的机构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严守纪律规矩,树立优良之“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是维护党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党的政治路线的纪律,是保持党的高度统一和团结、巩固党与群众的联系、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最重要的保证。各级各部门承担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责,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带头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机构编制和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和保密纪律等,心存敬畏、当好表率。要认真对照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的明确要求和党中央或上级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严格按照机构改革工作程序和规范开展工作,扎实推动机构改革有条不紊深入开展。进一步树立新时代共产党人遵规守纪的优良作风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