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明,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踏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新时代新形势,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谱写好中国梦的西藏篇章,都需要大量人才支撑,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渴望和需要人才。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
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具体地说,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始终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广大青年成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胸怀远大志向,既有高尚品德,又有真才实学的奋斗者和实干家,这是坚持立德树人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学生在大学里学什么、能学到什么、学得怎么样,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密切相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要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评价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