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公安系统扶贫讲方式重实效

时间:2017年06月06日 来源: 西藏法制报 作者:

背景色:

西藏自治区公安系统在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中,选派300多名优秀干部在昌都市、那曲地区15个村开展驻村工作,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以精准扶贫为契机,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突出的生活困难,谱写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新篇章。

精准扶贫,心系民情

西藏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中或许鲜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为群众服务春风化雨般的平凡而温暖的事始终不绝于耳。

2017年3月15日,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昌都市江达县江达镇江达村工作队(区公安厅派驻)队员和村第一支部书记带着借来的GPS测距移动终端,在海拔4300多米的冰雪山路上徒步12公里,重点实地勘察、测距罗来至阳参的便道。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指挥中心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德庆次仁告诉记者:“江达村江达沟是江达村虫草草场、牧场的主要分布区域,山坡陡峭,夏季雨水多,农牧民进山作业极不方便。江达县县委、县政府开辟了约15公里的生产便道,但距离夏季牧场和虫草主要分布地仍有大概5公里未通生产便道,作为驻村工作队员,为修建道路掌握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再苦再累也值得。”

这是西藏自治区公安系统在驻村工作中瞄准精准扶贫、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5年来,西藏自治区公安厅驻村工作队立足驻村点实际,找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技能。截至目前,区公安厅驻村工作队正在建设涉及资金近300万元的奶牛养殖项目1个,已批待建涉及金额1470万余元的乡村公路、犏奶牛养殖等项目4个,正在上报逐步落实的涉及金额1400余万元的蔬菜大棚、牧区太阳能光伏电站等项目4个。同时,区公安厅15个驻村工作队理清发展思路300余条,协助村(居)“两委”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120余条,完成致富项目120个,组织劳务输出3600余人次,为农牧民办好事实事6000余件。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昌都市江达县邓柯乡青稞村工作队(区公安厅派驻)扶持群众建立富民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原有土豆种植面积上扩种青稞400亩、当归200亩、温室大棚10个、果树300亩,预计年收入82万元,盈余57万元,向社员返利50万元。

——区公安厅交管局第六批驻村(居)工作队积极申报《关于举办农(牧)民技能培训项目的报告》,获得大力支持,即将对若巴乡50名青壮年依法依规进行驾驶技能培训。

——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昌都市江达县德登乡仁增村工作队(区公安厅派驻)针对村中无电、无水、交通不便和农牧民靠畜牧业发展模式单一的情况,帮助仁增村成立民族绘画公司,现已创收40余万元,帮助嘎通村组成立建筑施工队,帮助曲尼村组申请组建砂石场,进一步拓宽了致富门路。

化解矛盾,保一方安宁

眼下,昌都市江达县生达乡色巴村的村民都带着帐篷、食物,拖家带口地搬到山上的虫草产区挖虫草了。

5月一开始,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这里的群众都将在山上度过,当地虽有牧业,但村民一年的经济收入主要还是靠每年5月到6月期间采挖虫草得来的。在采挖虫草过程中,附近村民总有磕磕碰碰的状况发生。

2017年5月15日,面达乡村民越界到色巴村勒巴自然组虫草采集地采集虫草,引发40余人对峙,冲突一触即发。生达乡和面达乡政府、派出所、驻村工作队相关人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往海拔4500米的事发点。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公安民警的优势,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们讲解政策,开展说服教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面达乡越界采挖人员被劝返,虫草采挖秩序得到保障。类似的矛盾纠纷在采挖虫草中时有发生,最后经过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努力都得以成功解决。

在色巴村,西藏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副总队长、驻村工作队队长牟晓刚介绍道:“虫草一直是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因采挖虫草,群众之间纠纷不断。近几年,区公安厅的6批驻村同志都十分注重妥善解决虫草采挖纠纷,给村民创造了一个平安和谐的生活环境。”

5年来,区公安厅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召开维稳宣讲大会225场次,群众受教育面达到100%,化解、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480起,消除消防安全隐患1510次,排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80起,建立护村队、治安联防员15个235人,扎实开展农牧区社情民意搜集工作,有效确保了当地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宣传,谱鱼水深情

2017年1月,昌都市卡若区面达乡诺通村百姓因砂石厂合同问题与承建本乡周转房施工队产生矛盾,诺通村百姓封堵所有交通路口,限制施工队离开。

驻村工作队队长次仁罗布得知情况后,积极协助乡政府做好纠纷化解工作和群众安抚工作,并召集村“两委”及村民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见证下,诺通村“两委”代表与施工方重新签订砂石采挖及使用合同,施工方提前向诺通村砂石厂支付所有砂石款。至此,此合同纠纷完全顺利化解。此次合同纠纷的顺利化解,树立了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增加了百姓的信任。

“法治宣传工作做好了,对于调解矛盾纠纷具有事半功倍的奇效。”次仁罗布告诉记者。

5年来,区公安厅驻村工作队共召开政策宣讲会万余场次,开展专题讲座60余场次,充分发挥村“两委”、临时党支部等基层党支部作用,积极宣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法律法规。

2017年以来,区公安厅驻村工作队将自治区正在开展的“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教育广大农牧民、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户长带头唱响主旋律、振奋精气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喜迎党的十九大。

5月16日,自治区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卡若区若巴乡扎格村工作队(区公安厅派驻)在村委会联合选派村第一支部书记,召集村“两委”班子成员、全村党员召开“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

驻村工作队队长何开前说,“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受众面主要是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寺庙僧尼,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在面向群众宣讲的深度和精度上下功夫,为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聆听了讲解,就知道怎么做了,我们一定在村里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好,让党和人民满意,让自治区党委、政府放心。”村里老党员普布说道。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