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青藏铁路通车前西藏的“旱码头”,青海省格尔木市正在积极转换角色,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今日开幕的2007 中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项目推介会暨盐湖城旅游文化艺术节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共推出了100个工业招商项目、总投资696亿元,其中格尔木市昆仑经济开发区就占了50个项目、投资约439亿元。格尔木市大力发展工业的决心和力度由此可见一斑。
说格尔木是一个因西藏而生的城市一点也不过分。1953 年,为了接应运送物资入藏的骆驼队,当时的西藏运输总队在茫茫戈壁中支起帐篷,建立转运站。这是格尔木西藏基地的源起,也是格尔木城市的发端,而格尔木在1954年才建政。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格尔木的发展与西藏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2.4万铁路建设大军的到来,极大地拉动了这个高原城市商业的发展,使之繁华一时。2006年7月1日,格尔木人民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在为这个城市的未来发展而担忧:“青藏铁路通车后,绝大部分进藏的人流、物流不会再在格尔木中转了,这对格尔木的发展是个沉重打击。以后格尔木怎么发展,路在何方?”
阵痛不可避免,担忧也不无道理,然而格尔木以雄辩的数字对此作出了回应:今年前5个月,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1.4亿元,同比增长25.1 %;工业增加值完成20.1 亿元,同比增长3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7%、12%。这是青藏铁路通车后,格尔木加快转换角色、调整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结果。
在格尔木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个发展目标:以建立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为契机,全面构建“3+3”产业体系(着力发展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化工、商贸及物资流通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黑色有色金属及下游产品加工业、特色农牧业和高原旅游业),努力把格尔木建成为青海省的新兴工业基地。青藏铁路通车提高了格尔木的运能,打破了工业发展的交通“瓶颈”,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