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特殊优惠金融政策,积极支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强化风险管理,改善金融服务,各项业务协调发展,银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各项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银行业整体运行平稳。
金融机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2007年,西藏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实施体制和机制改革。农行西藏分行按照总行股份制改造总体部署,完成了不良资产摸底清查、尽职调查工作,并对不良贷款进行责任认定,处理了相关责任人,积极实施资产评估确权、法律尽职调查工作,配合完成外部审计等工作。邮政储汇局认真做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西藏自治区分行开业筹建工作,并正式启动了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结束了邮政储蓄只存不贷的历史。西藏信托投资公司的改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规模较快增长,效益有所提高。截至2007年12月末,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含邮政储汇局)总资产合计达602.68亿元,同比增加95.68亿元,增长18.87%;总负债为607.56亿元,同比增加102.39亿元,增长20.27%。计入利差及特殊费用补贴后,金融机构(不含邮政储汇局)实现利润3.61亿元,同比增加0.23亿元,增长6.71%。
各项存款同比多增,贷款同比少增。截至2007年12月末,西藏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43.36亿元,比年初增加97.61亿元,增长17.89%,同比多增7.45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23.83亿元,比年初增加19.70亿元,增长9.65%,同比少增5.31亿元。存贷款增长的主要特点是存款增加呈现活期化,而贷款结构呈现长期化趋势。
剔除农行股改因素,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例实现双下降。截至2007年12月末,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36.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58%。由于农行股改将新暴露的不良资产入账,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出现了反弹,但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实现了双下降,余额比年初减少1.80亿元,比例下降2.08个百分点。
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近年来,西藏银监局认真抓好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专项治理工作,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把“防范”和“惩治”相结合,着力加强内部防范体系建设,加大案件处理和责任追究力度,建立案件信息发现等方面的奖励机制,确保案件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推动长效机制建设。2007年西藏银行业金融机构取得了未发生一起案件的喜人成绩,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