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体育生活领域,随着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体育运动和旅游休闲需求的日益增长,从而衍生出广阔的体育旅游市场及体育旅游产业交叉领域。那么究竟什么是体育旅游?为什么会出现这一产业?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尼玛次仁。
记者:什么是体育旅游?
尼玛次仁:在百度文库里对这一概念作了多种解释,但最终都体现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具有体育和旅游的共同社会属性。这里所指的是体育旅游产业,即: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涉及健身休闲、竞赛表演、装备制造、设施建设等业态。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新兴业态?
尼玛次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收入阶层差异变化带来了体育旅游的市场需求,出现旅游产品向休闲、运动等多个方向发展,旅游者从传统的观赏型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发展,一方面为了体验旅游项目,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体育锻炼,促进了身体健康。体育旅游是体育和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两者深度融合的产物。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是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盘活体育资源、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未来,我区将如何发展体育旅游?
尼玛次仁:目前,体育旅游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体育旅游总体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这就需要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加强合作,以“一带一路”为突破口,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合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培育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持续优化体育旅游供给体系,不断提升体育旅游在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中的比重,发挥体育旅游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就我区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山资源,既有高海拔雪山,又有原始森林、溪流湖泊、草原荒漠等多种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利用优质户外资源,积极打造“中国西藏登山大会”这张名片,集登山、滑雪、滑翔伞、骑行、山地马拉松等多项高海拔运动于一身,培育若干条国际或世界性登山滑雪旅游线路和全国性登山徒步旅游线路,打造具有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活动赛事品牌,使之成为西藏经济发展和体育扶贫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健康西藏”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