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西藏大学“四个着力”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2018年10月16日 来源:西藏大学 作者:西藏大学

西藏大学深入学贯彻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四个着力”为重点任务,积极开展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进学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一、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标准,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年度考核等方面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二是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坚持“外引”和“内培”高层次人才,实施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完善青年人才建设工程,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制度约束,完善评价体系,探索本科教学、科研项目和职称评审三向联动机制,科学修订职称评审办法和评先评优标准,完善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严格执行“本科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四是建设本科教学业绩考核和质量监督体系,强化“教师是第一身份”的意识,坚决转变教师把上课当副业的现象,加大对教师教案、备课等工作的检查考评力度。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改变单纯依赖自上而下“行政驱动”的局面。五是健全本科教育激励机制,修订《西藏大学教学奖励办法》,鼓励教师投入一线教学工作,搭建教学名师培养梯队,培育各级各层面的教学名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着力建设品德高尚、学术卓越、教学优秀的一流师资队伍。

二、着力建设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学体系

一是持续推进“课堂革命”,围绕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本科教学研究,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定期更新教学大纲,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修订专业教材,加强教师课堂能力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大类培养、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和通过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获取学分,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三是深入开展“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四是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加强智慧教室建设和课堂教学各要素建设,因课制宜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五是发挥好教材的理论基础和教师的主动引导作用,建设综合性、问题导向、学科交叉的新型课程群,帮助学生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了解学科前沿动态。

三、着力建立高水平支撑和保障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新形态,鼓励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学习,充分利用慕课、智慧树等网络优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二是推动翻转课堂、讨论课堂、分析课堂等新型课堂建设,切实改变前排是学霸,中间是休息区,后排是聊天区和睡觉区的传统教学空间。三是加强与对口合作建设高校团队的沟通协作,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企业等平台,开展校政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构建协同合作育人新模式。四是对标内地高水平大学的校园硬件保障体系,通过“十三五”校园基本建设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计划,改造学生宿舍,改善教室设备,新建小班化、移动化教室。五是全面推进管理服务育人,围绕学生的吃住学娱,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建好智慧校园体系,在学费收缴、开具证明、加盖公章等方面实行预约制,让数据多跑腿、让学生少跑路;制定更人性化的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广大干部教师通过身体力行做好言传和身教,为学生树立鲜活榜样。

四、着力给本科生合理“增负”

一是有效改变和取缔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新增和设立与学科前沿动态密切关联、有深度、有难度的“金课”,通过课前备课、课中互动、课后总结不断创新课程内容与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二是完善课堂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和提升学习与创新能力,改变学生只要进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的思想观念,鼓励学生学好专业课、辅修课、素质拓展课,积极参加行业考试等。三是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建设,购置学科门类齐全、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结合“世界读书日”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四是严格考核、考试纪律,教育学生诚信应考,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