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我区各市地各部门积极响应,在各相关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实践。服务性较强的多家单位为努力打造一流的标准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创新典型不断涌现,在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创业、优化地区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之路上开启了便民“加速度”。
企业设立,最多两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企业开办,再也不用拿着厚厚一堆资料;农牧区“上门办照、全程帮办、一对一宣传”……
近日,记者在自治区工商局注册大厅了解到,过去人潮拥挤的注册大厅,如今几乎看不到排队的人群,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申报到拿照 最多两天
我区企业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于今年4月份上线运行,自治区工商局花大力气、下足功夫,相关业务做到了区、市、县三级纵向贯通、同步推进,实现了区域全覆盖、业务全覆盖、类型全覆盖,保证了办理工商业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目标。通过全程电子化系统,市场主体办理营业执照不再受时空制约,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目前,市场主体从申报到拿到营业执照,最多只需2个工作日,办理效率在全国排在前列。今年以来,85%以上的业务通过企业全程电子化系统登记完成。
自治区工商局在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嵌入了“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系统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系统,将企业信息横向推送至相关部门。在“多证合一”方面,实现了“33证合一”,涉及19个部门,在全国居中上等水平。在“证照分离”改革方面,采取备案、告知承诺、提高透明度、加强监管等方式,将20家部门59项行政许可事项纳入改革范围,已于7月25日在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展开试点。按照区党委、政府部署,此项改革已于今年10月在全区全面推开。目前,“多证合一”改革已惠及8000多家企业,降低了企业成本,大幅减少企业材料的提交,缩短了办照时限。
在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上,自治区工商局自加压力,年底内将实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的目标,(企业设立登记2天、公章刻章1天、首次申领发票2天),比国务院“企业开办8.5个工作日以内”的要求提前3.5天,排在全国前列。
该平台按照原国家工商总局的业务规范和要求,对核准审核流程进行了合理归并和优化。自治区工商局在下载总局禁限用字库的同时,从自治区政法委、安全厅、民宗委、公安厅、佛协等部门采集了带有我区特点的禁限用词,使服务平台更加系统与规范化。
值得说明的是,原来企业核名需要1至2天,现在运用自主核名平台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办理完毕。在设立登记过程中,全程电子化自动生成股东会决议和章程,办事人员只需按照模板填写即可,股东签名分为扫码云签和手写签名两种方式,实现一次手写签名全覆盖,无需重复签名。股东全程无需前往办事大厅,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自治区工商局还与公安部对接建成人脸比对系统,实现股东身份信息人脸比对验证,建成了更加方便、快捷、准确、高效的市场主体服务体系。
一处违法 处处受限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单位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要求,自治区工商局将大力推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西藏)建设,加大各级惩戒信息的录入和接收应用,加大企业失信成本,实现多部门联合惩戒,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在这个平台可以实现“一网归集、双向服务,三方使用”,将政府各部门在监管工作中对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进行信息归集,面向公众的服务和政府部门的服务,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都可使用。
目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西藏)已全面建成,建成后已依法动态公示市场主体信息34万余条,系统查询量达5.99亿人次。同时,依托部门协同监管平台,为区、市、县三级相关部门分配账号2300余个,该系统归集了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厅、公安厅等27个部门相关信息,已归集公示区直有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信息3.8万余条,全量推送市场主体信息的双告知数据26万余条,累计向其他部门提供经营异常名录数据1万余条,拦截失信被执行人396人次,“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逐步形成。
打通“最后一公里”
我区国土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地广人稀,我区工商系统在农牧区主动开展 “上门办照、全程帮办、 一对一宣传”等服务,将市场主体“上门办事”转变为工商干部到田间地头、高山草原“上门服务”,办理政策咨询、登记注册、年报信息采集等业务,用足迹打通党群干群联系“最后一公里”。
除上述系统以外,自治区工商局还开通了工商手机APP和微信预约叫号系统,在自治区工商局注册大厅、拉萨市6个分(县)局工商部门推开,市场主体只需登录“西藏12315微信公众号”即可提前预约办理业务和办理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办事“排长龙”现象,得到了群众普遍赞誉。
在自治区第四届藏博会期间,自治区工商局还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审批事项“全程代办制”的要求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