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林周县在民俗宗教活动期间,设立了8个便民服务点,将联户代表轮流纳入服务点工作中,先后投入联户代表2100人次,开展治安巡逻、卫生清理、服务引导,确保了一整年民俗宗教活动顺利进行。这仅仅是拉萨市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6年以来,拉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表彰大会精神,把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载体,作为夯实群众基础、筑牢维稳防线、促进民生改善的重要手段,作为推进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以强化保障为基础,以深化举措为手段,以取得实效为目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工作内容,持续推进先进“双联户”创建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加强组织领导职责进一步落实
拉萨市将“双联户”工作纳入全市大综治工作格局当中,与市科技局、农牧局、扶贫办、人社局、水利局等九部门单独签订责任书,形成驻市单位抓属人、县区管理按属地、职能部门落职责的责任体系。同时,加强督导检查,把督导检查与推动落实、引导推进结合起来。通过敏感节点不间断督导、半年度定期检查和日常动态巡查,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对各县(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拉萨市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深化“双联户”工作的基础环节,围绕搭建平台、畅通渠道,互联互通、快速反应,常态巡逻、动态监管这一思路,有效构筑起家庭和睦、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广大联户代表主动担任起情报信息员、治安管理员、社情联络员的角色,积极巡查重点地区、主动了解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促进社会稳定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科技支撑信息渠道进一步畅通
2016年,拉萨市将综治信息系统应用与“双联户”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推行“幸福家园”双联户微信平台。联户代表“幸福家园”双联户微信平台,通过语音、文字、图片等形式,可及时将各类治安隐患、矛盾纠纷、民生问题发送至系统平台,由后台工作人员进行流转办理;同时也可以及时通过平台,传达各项政策措施,为打造“社情民意一传到顶、政策措施一通到底”的服务管理体系,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广泛动员联户代表了解身边情、掌握身边事,建立起每日开展排查、村级收集汇总情况层级流转办理的工作模式,通过政务微信平台,联户代表报送信息可直接进入到综治信息系统。利用“幸福家园”双联户微信平台,由联户代表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的原则,及时将各类问题通过系统反映,在系统中自动流转办理并实时监督,对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马上交办;对难以马上办结的事项,给予答复,有效解决了以往基层工作中拖、推、迟和信息掌握不对称的问题,联户代表职责意识普遍增强,履职积极性和责任心空前提高。
瞄准共同增收致富路子进一步拓宽
尼木县麻江乡朗堆村联户代表巴桑组织15户联户家庭,每户出资1万元,共筹集资金15万元成立水泥砖生产合作社,并从联户家庭特别是贫困户中安排劳动力参与砖厂生产,确保农业生产与砖厂生产两不误,仅半年实现盈利6.25万元,年预期收益可达18万元,实现每户增收1.2万元。
拉萨市围绕“联户增收”,以“双联户”为平台,推进联户增收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大力培育联户经营、农牧民合作组织和农牧业产业化带头企业,不断加强政策扶持、项目引导、资金支持力度。建成特色经济作物种植、藏药材种植、现代化奶牛养殖、现代化畜禽养殖等农业产业示范基地,推进联户群众共同参与,推动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形成了“企业+联户+基地”的农牧区“双联户”合作经营模式;发展村级产业联户互助合作社,构建联户增收的资金、政策、项目支持平台,积极推动联户担保、联户经营、联户发展、联户增收,切实让“双联户”成为增加群众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