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拉萨市网格化建设营造良好公共安全感
2017年05月11日 来源:西藏法制报 作者:

在拉鲁社区的巷子里随意走走, 餐馆里冒着热气的各式菜肴、理发店里三四十元的洗剪吹、小超市里种类齐全的商品……这一切透出安宁与祥和,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个常住人口5000人,流动人口最高超过3万人的社区。

在中国社科院对全国38个主要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中,拉萨市公共安全感连续5年排名第一,在2016年度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中,拉萨市位列内地城市公共安全感第一,2017年拉萨市成功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城市。

拉萨市是全区中心城市,与内地中心城市不同,拉萨市居民呈现出“非均质”状态,即在同一城市中居住人群的民族成分、职业等差异较大,且分别居住在不同的聚居区。2012年以来,拉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区党委、政府关于创新治理体制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全面实施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有效搭建起了具有拉萨特点的“四级平台、五级管理”复合型网格工作体系,实现对全市所有区域全覆盖。

“网”住服务——精准定位 精准定人 精准定责

创立城镇村(居)复合型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拉萨市地理辖区划分了工作网格,根据人、地、事、物、组织、房屋等基本情况,将网格划分为住宅、商住、企事业单位等类型,设立了“1+5+x”的网格工作力量配置。按照“六步闭环”工作流程,以网格为单位,逐人、逐地、逐事明确工作任务,责任到人,做到精准定位、精准定人、精准定责,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对各类社会管理问题及时发现、移交、办理、监督、评价和归档,实现了社会服务管理的无缝隙、无盲点、无空白。

创立互通协作联络有序的单位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全面加强驻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内部人、事、物的服务管理。进一步明确机关联络人员和网格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由驻市机关确定一名专职联络人员,全面负责机关所属大院、出租屋、商品房、退休基地内人、事、物的排查和登记工作,及时将有关信息向村(居)社区、社区警务室和网格工作人员反映,督促各类暂住人员办理相关居住证件。单位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建立,有效将“单位人”纳入“社会人”服务管理范畴,有力解决了过去社会服务管理职能延伸不到位的问题。

“网”住安全——快速反应 对违法犯罪精准打击

建立起快速反应及时处置的街面防控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在拉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184个便民警务站,以“爱民、为民、便民、利民、安民”为宗旨,全面履行“治安巡控、接警处警、交通管理、受理求助、动态掌控、法治宣传、备警处突”等职能,形成了“警务综合化、防控全时化、警力街面化、覆盖网络化、服务便捷化”的“核心区域1分钟、其他区域3分钟”警务圈,实现对违法犯罪的近距离快速精准打击,形成强大震慑。

“网”住稳定——上下联动 不脱管 不漏管

建立起相互配合上下联动的社区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进一步夯实维稳工作基础,理顺组织关系,实现警力下沉,重心下移,拉萨市及时对城区内原有派出所辖区范围进行了调整,实现了各派出所辖区与所在街道辖区相对应、各村(居)委会设置一个社区警务室的工作格局,有力强化了警务室力量对村(居)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强大支撑。同时,各社区警务室民警实行“点对点、点对店、店对警、警对社区”的工作模式。此外,社区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运行与村(居)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互动协作,不断加强对社区事务的排查和监督,与街面防控警务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共同形成警务力量对社会面内外的无缝衔接和覆盖。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