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沧桑巨变,激情澎湃;四十载波澜壮阔,继往开来。
40年前,改革开放的号角从北京传来,如春雷般响彻华夏。从那时起,我国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从那时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日益向我们走来;从那时起,改革开放的东风如万里卷潮,吹遍神州大地。深处青藏高原腹地的藏源山南,与全国一道,沐浴着时代新风,迎来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突飞猛进的新纪元。
40年来,山南的巨大变化,如一曲激昂的变奏曲,如一幅迷人的立体画;山南人的团结奋发,为青山披上锦绣,为大地镌刻丰碑……古老的雅砻故土从历史中走来,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迸发出新的活力。如今的山南,已然呈现出风起苍峦,扬帆再航的发展势头。
山南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用一组对比数据来说明吧。
2017年,山南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8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1.7亿元,是1978年的1908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67亿元,是1978年的93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亿元,是1978年的25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535元,是1978年的50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265元,是1978年的78倍……40年岁月如歌,成就令人瞩目。
今天的山南,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冬日的清晨,颇为寒冷,错那县吉松村的罗布却感到格外高兴。他们一家忙里忙外,把家什搬进汽车,与全村人一起,向着新村的方向进发。这一次,他们将彻底告别老旧低矮的土坯房,住进位于县城附近,宽敞明亮、配套齐全,具备地热供暖功能的二层小楼,而这里已是错那县落成的第六个边境小康村。到了新家,罗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五星红旗插在高高的房顶上。
午后,暖阳洒满大地。扎囊县的巴桑次仁受到委派,准备去千里之外的湖南省长沙市参加一场农产品博览会。扎囊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氆氇,将是他们展出的拳头产品。这一次出行,他选择从扎囊县跨雅江特大桥上江北的泽贡高等级公路,45分钟即可抵达贡嘎机场,比走江南的101省道节约了近30分钟。3个小时后,他乘坐的航班将落地长沙黄花机场。“太快了”是他对现今交通大发展的感慨。
晚上下班,家住乃东的次央约上三五好友,在香曲东路一家装修一新的火锅店大快朵颐地吃了一顿火锅。窗外是杨柳依依的雅砻河,眼前是红红火火的热汤锅,店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吃完火锅,时间尚早,意犹未尽的次央又和朋友们到雅砻数字影城看了一场电影。在影院,无论是国产力作还是欧美大片,都能和全国同步上映。次央说:“在我们山南,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文化娱乐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山南的全方位发展,体现在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上,体现在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上,体现在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的稳步推进上,更体现在群众衣食住行用的便捷化、丰富化、品质化提升上。
40年春风化雨、大船入水,山南发展成绩斐然。
看吧,藏源山南撤地设市,泽当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雅江防护林带如百里绿廊,泽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拉林铁路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如火如荼,“双创”工作持续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全域通过,华新水泥、江南矿业等企业发展良好,加查核桃、昌果红土豆、隆子黑青稞等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名声在外,乃东区、琼结县等7县区摘掉贫困帽,3757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由1978年的205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85.21亿元,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成效显现……
风云四十载,跨越上千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山南的巨大变化,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政策支持下实现的,是山南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得来的,是湖北、湖南、安徽和中粮集团无私援助推动的。
爱国守边的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榜样——扎囊县副县长慕育军,在世界人居海拔最高点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忠诚戍守的边防官兵,创业致富带头人隆子县大巴珠……
滴水成涌泉,聚沙成宝塔。以这些优秀奋斗者为代表的37万山南儿女,在发展建设的长征中,不断将“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汇聚成前进的动力,让藏源雅砻散发出了新时代的光芒。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信念聚恒心。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山南市必将勇立潮头,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