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区县新闻
波密县岗巴村绿色发展引领小康路
2018年10月24日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驱车从波密县城出发,记者向采访的目的地扎木镇岗巴村驶去。一路上,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奇花异草,竞相绽放;森林密布,古树参天;湖泊草甸,尽收眼底。

岗巴村的新气象

‘岗巴’藏语意为地势较高的地方,岗巴村现有72户321人,春季桃花烂漫,夏季宛若仙境,秋季黄叶斑斓,冬季蓝天白云,美不胜收。”波密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之一的岗云杉林就在这里,总面积达46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8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61%以上。岗巴村就置身其中。

岗云杉林里有高达90多米、树干周长达11米左右的千年云杉;有水草肥美镶嵌在林中纯净深湛、温柔恬静的蓝色明珠——草湖,有酷似人面的巨石——山神头像(子母像)……一个个奇特的景观,构成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听着波密县委宣传部的同志的介绍,不知不觉就到了岗巴村。

绿树掩映着村庄,村道干净整洁,家家国旗飘扬;门庭院落,鲜花盛开,果实累累;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令人目不暇接;一张张笑脸在一朵朵鲜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灿烂美丽。

这里的生态环境太好了!湖面如镜,草地如毡,森林如画。这里就是人间的仙境,梦中的天堂,一个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啊。走在这样的生态村,呼吸都是甜的!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在岗巴村食宿的游客兴奋地告诉记者。

创业投资的热土

近年来,波密县扎木镇遵循市场规律,依托岗云杉林优越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充分保存岗巴村原有样貌,对村里的农房、基础设施进行就地改造升级;波密县政府和上级旅游部门还投资3399万元,修建了从波密县城到岗云杉林的柏油公路,完善了岗云杉林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岗巴村旅游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使岗巴村水、路、电、讯、网全通。基础设施的极大改善,不仅给美丽的岗巴村多添了几分亮色,还成了区内外游客创新创业的热土。

张志远,就是外地来岗巴村创业的人士之一。

2014年,我自驾游来岗云杉林时,就被这里神秘而美丽的原始森林深深吸引住了。张志远说,步入林海深处,那高耸入云的杉林、那宁静深邃的湖泊、那雨中花果的飘落、那林中山鸟的啁啾,无一不牵动着我的心!

为了能让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被更多人知道,张志远决定留下来,开始创业。不久之后,与岗云杉林融为一体,既融合了藏族文化元素,又充满了现代时尚气息的树屋别墅——“途駦岗美庄园”建成了。

开业第一年,“途駦岗美庄园”就接待了以自驾游为主的游客8000多人次。

张志远在庄园经营中收获了第一桶金的同时, 还聘用了4名岗巴村村民负责庄园的日常打理,并对有意愿从事旅游业的村民进行旅游管理、家庭旅馆、餐饮服务等培训,带动岗巴村经济发展。

闲暇之余,张志远还帮助附近村民售卖天麻、灵芝、羊肚菌、猴头菇等土特产品,并投入4万元建起“途駦特产微商城”,专门为岗巴村72户村民推广和销售当地的土特产品,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现金收入。

家庭客栈的经济账

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盛开春满园。在张志远的影响和带动下,岗巴村村民的思想观念悄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创办客栈、擦亮生态招牌成了岗巴村村民的自觉行动。现在,岗巴村共有26家特色鲜明的客栈。

记者走进村民尼玛开设的“加龙农家客栈”。房间布置得井然有序,干净卫生,电视、沙发、WIFI一应俱全。从窗外望去,青山、绿水、森林、雪山美不胜收。

尼玛介绍说,旺季时,村里的家庭旅馆时常住满,还会出现游客接待不完的情况,“还好,现在通讯方便了,村里建了一个微信群,通过微信一发布,就可以把客人分流到其他家庭旅馆。”

目前,全村26家家庭旅馆,每年每家都有八九万元甚至十来万元的收入,几乎全村人都吃上了“生态旅游饭”,还有农业牧业和采集中药材、食用菌的一大笔收入。

生态旅游业和家庭旅馆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岗巴村其他特色产业的发展。现在岗巴村建起了犏奶牛繁殖基地、农民专业旅游合作社、“岗嘎”天麻种植合作社、水磨特色糌粑厂、连心采摘园等。2017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557.28万元,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6000余元增长到现在的2.51万元。这也使岗巴村在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现在岗巴村的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富裕、邻里和睦、村风文明、社会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成为岗巴村人的共识并深入人心。他们说:“良好的生态就是我们的‘金字招牌’,绿色发展、绿色小康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