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山摇,震情紧急。
面对突如其来的拉萨市当雄县地震灾害,自治区党委、政府充分显示了科学、迅捷的应急响应机制和能力;参加抗震救灾的党政军警民真正表现出了强大、有序的凝聚力。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灾情发生后,根据正在外地出差的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的指示,自治区立即成立了由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郝鹏为总指挥的应急指挥部,并于第一时间启动自治区2级应急响应。随即,郝鹏主持召开应急指挥部会议决定,自治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秦宜智带领区、市两级有关部门组成的应急工作组立即赶赴地震现场,了解灾情,实施救援;区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各自的分工做好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自治区地震局要加强地震预测、监测工作,为抗灾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时发布信息,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地震的相关信息。
一切为了灾区,心系群众安危。人民子弟兵、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在抗震救灾中牢记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不畏艰险,组织救援队星夜驰援。自治区医疗救助、交通、通信、卫生防疫、地震、教育等部门纷纷组织人力物力,连夜进驻震中现场,实施了强有力的救援。当地各级党政组织和干部群众,在受灾现场的藏汉民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全力以赴投入救灾。经过连续昼夜奋力拼搏,目前,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进行,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
古往今来,天灾难免。然而,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下,人们面对自然灾害却往往有着不同的遭遇和命运。今昔对比,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史载,公元十九世纪末那曲发生雪灾时,羌部落百户次旺绕丹呈那曲头人的文称:“羌人皆被埋雪底,牲畜无一幸免。尤其索玛彼日玉许、阿扎、盆塔玛,除狗之外,均饥饿致死”。
我区多次抗灾的胜利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就是:新西藏,我们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当雄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搞好救灾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中央的关怀为动力,全面落实救灾各项工作。在当雄抗震救灾斗争中,区市各有关部门和灾区各级党政组织成为搏击震魔的中流砥柱和坚强核心。各级领导干部和各族党员奋力拼搏,冲锋在前,极大地鼓舞了抗震军民的信心和斗志。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和调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而形成千军万马,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巨大优势。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区综合实力大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大提高。我们有一支具有光荣传统和强大战斗力的驻藏人民军队和武警部队,哪里最危险,哪里最困难,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就有抗击灾害的钢铁长城。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和团结友爱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显示出移山填海的强大凝聚力。
抗震斗争实践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一支英雄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没有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党心、军心、民心,要抗御这场自然灾害,取得阶段性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多难兴帮。正在孕育的当雄地震抗震救灾精神,将形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鼓舞和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巨大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