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昌都扎实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
2016年09月14日 来源: 作者:昌都市政府

 近年来,昌都积极探索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全面推进昌都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昌都芒康县曲孜卡乡、江达县岗托镇、八宿县然乌镇三个小城镇被自治区列为试点。目前昌都3个特色小城镇都已完成了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建设规划、城市设计、实施方案等前期规划资料的编制工作,并已通过昌都市规委会和自治区特镇办的审核,并完成示范点项目前期工作。

(一)芒康县曲孜卡特色小城镇。三年计划总投资11.76亿元,2016年投资1.84亿元启动1号路、2号路2个项目。目前,2号路已开工建设;1号路正在做项目前期工作中的施工图修改,预计6月底开工建设。

(二)八宿县然乌特色小城镇。三年计划总投资4.23亿元,2016年投资5400万元启动然乌镇市政道路、然乌镇自来水厂2个项目。其中:然乌镇市政道路项目投资为3200万元,然乌镇自来水厂项目投资2200万元。目前,2个项目都已开工建设,然乌镇自来水厂正在修建进场道路,完成工程量的10%;然乌镇市政道路已完成路面开挖工作,正在进行地下管网铺设,完成工程量的20%。

(三)江达县岗托特色小城镇。三年计划总投资4.65亿元。2016年投资5000万元启动岗托镇市政道路、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4个项目。其中:市政道路投资3123万元,自来水厂投资378万元,污水处理厂投资376万元,垃圾填埋场投资1123万元。目前4个项目都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市政道路已开工建设,完成工程量的15%,其他项目将在7月全部开工建设。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昌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把其作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一是严格落实自治区“一城一班、一城一规、一城一策、一城一案”的工作要求,及时成立了以昌都市委副书记、市长阿布同志为组长的市级特色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市3个特色小城镇建设进行指导。同时成立了以昌都市委、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示范点,示范点所在县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发改、财政、住建等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督促、指导和协调,定期研究部署任务,解决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拆迁、建设资金拔付与筹措、工程管理等一些实际问题,确保了小城镇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不断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配置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步代,加强城镇管理,稳步提高了城镇化水平,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把涉及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任务,量化细化,分段包干,责任到人,定期考核,奖罚公开。

(二)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夯实群众基础。昌都从解决群众思想、提高群众认识入手,集中人力、财力,采取多种形式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进行深入、广泛宣传。一是经常组织召开群众代表会、制作宣传流动版面,加大特色小城镇建设宣传力度,使群众认识到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征地拆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定期召开由部分个体私营大户和富裕群众参加的特色小城镇建设座谈会,通过宣传政策,积极引导,激发了大家参与城建的积极性,为年度计划的落实,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完善城镇人居环境,打造文化特色。昌都将3个小城镇职能定位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充分利用市、县配套建设资金,加大文化娱乐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依托本地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适合当地藏家民俗游、宗教文化游等特色元素,逐步打造令游客流连忘返的优质过境或旅游目的地。一是注重搞好小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风貌的保护,制订完善保护规划和相关政策,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保留小城镇的历史记忆,延续小城镇的文脉,保持小城镇的特色。二是注重突出文化特色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 突出文化定位、文化功能和文化特色,把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当地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之中深入发掘小城镇的文化特征,明确文化定位,进一步充实提升丰富小城镇的文化内涵。三是注重利用当地民俗民间文化举办特色文化活动,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实现共享共乐,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活动品牌。四是注重构建完善小城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善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建设。

(四)整合城镇建设资金,加大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是当前昌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昌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整合各方资金,全力支持昌都特色小城镇建设。一是通过抵押补偿贷款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目前,昌都市3个特色小城镇都正在积极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相关金融部门协调相关贷款事宜,江达县岗托镇已从国家开发银行初步协调到6000万元贷款资金。二是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扩大资金来源。其中江达县岗托镇矮拉村新建、改造房屋123套及小区道路、广场等附属设施,其中:建档立卡易地搬迁45户,同步搬迁51户,贫困户占有率46%,加固改造27套(建档立卡户7户,占总户数的26%)。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924.60㎡,计划总投资7073.76万元,其中建房款4603.41万元,加固改造27户,工程造价108.00万元,拆迁补偿款915.52万元,小区附属843.29万元,工程二类费及不可预见费600万元,59户拆迁安置款3.54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由于昌都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资金短缺,即使是基础条件较好的曲孜卡乡、然乌镇和岗托镇也很难达到要求。《西藏自治区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中提出自治区财政安排10亿元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建设工作启动资金,按自治区特色小城镇20个计算,每个平均启动资金约5000万元,昌都有3个,共计启动资金约15000万元。根据三年建设规划显示,昌都3个自治区级特色小城镇总计投资达20亿元,缺口资金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政策方面的支持。跟自治区相关部门积极衔接尽快下达相关批复及启动资金,昌都小城镇建设所有项目前期工作都已完成,都在等批复文件进行相关招投标工作。希望各行业部门“十三五”规划中适当向昌都曲孜卡、然乌、岗托3个特色小城镇进行倾斜。

(二)资金方面的支持。以规划为统领,以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为重点,进一步争取交通运输、农牧、水利、林业、电力等部门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各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支持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建设,充分争取援藏资金。

(三)技术方面的支持

希望自治区相关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及专家成立督查组,适时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对昌都特色小城镇建设给于建议与指导。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