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拉萨净土公司、布达拉旅游文化公司、传媒集团;
出资8812万元解决24家企业360余名离岗待退职工问题;
支撑老城区保护、教育城、文化创意园区、北环路、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
组建16家国企,总资产达469.88亿元,是2010年的46.2倍,年均翻一番。
一串串鲜活的数字,真实地展现了拉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实的步伐。近年来,拉萨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相关精神和区党委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强化国资监管力度,大力推进国资国企发展,切实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在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等方面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推动拉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更大动力。
重新布局促进经济发展
拉萨市从国有企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出发,结合实际,立足“六大战略”,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行业集中。成立拉萨置地公司、城投公司、拉萨圣地生态园林建设投资公司,为全市各类建设项目融资100多亿元,进一步提升拉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能力。成立公交集团、暖心公司、公共安全服务公司、水务集团,为广大市民生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化。先后组建拉萨净土公司、布达拉旅游文化公司、传媒集团等国有企业,着眼重要产业发展,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目前,拉萨市国有经济的重新布局,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激发活力增强企业后劲
拉萨市严格按照“改制一批、重组一批、扶持一批、实施目标管理一批”的改革思路和“国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的工作原则,妥善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通过对原有37家国有企业实施以股份制改造为主要形式的产权制度改革,产权进一步清晰,其中股份制改造22家、经营权转让1家、兼并12家、实行目标管理15家,国有企业改制面达100%。同时,拉萨市切实加强资产整合,加快国资国企整合力度,通过把拉萨净土公司、商贸集团、传媒集团进一步整合资产等举措,理顺关系、突出主业,将企业做大做强,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后劲和爆发力。
化解难题凝聚党心民心
拉萨市着力化解国企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切实解决困难职工的后顾之忧,不断加强企业党组织核心作用,成立中共拉萨市企业工作委员会,国资企业基层党组工作顺利实现了“双覆盖”;加大国资监管力度,规范企业“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和“三公经费管理”,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与此同时,拉萨市组建若干个涉及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有力增进了民生福祉。目前,该市国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0256个,为众多家庭提供了收入保障。另外,针对该市国有企业职工改制时未能享受到自治区女40岁、男45岁提前退休政策的历史遗留问题,拉萨市委、市政府出资8812万元,解决24家企业360余名职工的离岗待退问题,切实消除困难职工的后顾之忧,广大职工感党恩之情溢于言表。
深化改革开创新局面
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国有企业发展稳步向前。近年来,拉萨市国资国企通过一系列的布局调整、深化改革措施,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不仅促进新兴产业的培育,而且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拉萨市国资国企根据拉萨市委决策,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项目“歼灭战”,着力支撑老城区保护、教育城、文化创意园区、北环路、会展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资产规模实现“几何式”增长,企业经营水平保持了稳步提高,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做强做大成效显现。
改革永远在路上
站在新的起点上,扎实做好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这篇大文章,必须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拉萨市将紧紧围绕“产业强市”战略,突出抓好旅游、文化、净土健康、高原特色、矿产“五大产业”,形成更为合理的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力争通过5年的奋斗,打造3家资产百亿元、产值过百亿元企业,5家资产超过十亿元企业,培育5家上市公司,加快实现国资国有企业资产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为拉萨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改革创新,靠大联强,让拉萨市属国企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谋国企改革突破,对拉萨市来说,是竞争所迫、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也是增加财力、带动农业、促进就业的必然选择。当前,拉萨市上下牢牢把握改革大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面扎实、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正闯出一片新天地,开启发展新征程。改革还将继续,展望前路,鲜花与荆棘共生,但前进的路必将越来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