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拉萨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完成申报、专家评审及公示工作,最终入选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40个,在经过最终审核后,即将向全市公开发布。
市文化局非遗办负责人米玛次仁告诉记者,此次评选包含了城关区、堆龙德庆区和墨竹工卡、当雄、林周、尼木、达孜、曲水等县的项目。目前,拉萨市有各类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87项。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20项;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31项;市级代表性项目在原有的25项基础上增加40项,共65项。据了解,在此次申报的40项项目中,以传统技艺类居多,有19项。“参加此次评审的非遗保护项目共有55项,为了保障此次评选的公平公正,专门召开了专家评审会,严格按照评审程序对每个申报项目进行论证评审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重点研讨了各项目是否达到列为市级保护名录的条件和要求,并对申报材料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根据所申报项目是否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是否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是否具有展现地域文化的典型性、代表性,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等要求,最终选出了40项项目。现在公示期已结束,在经过最终评审后,我们会向社会公开公布。”米玛次仁说。
据悉,此次申报是自非遗工作开展以来,拉萨市级非遗申报项目最多、审批最多的一次,“随着拉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52项,代表性传承人181名。去年,市文化局还将拉萨市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补助从1万元提高到2万元,自治区级传承人从5千元提高到了1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藏戏、民间歌舞等传统艺术也在传承中走出发展之路,迸发了新生机。”米玛次仁告诉记者。
据了解,拉萨市今年将再建2个国家级非遗传习基地,预计总投资达2400万元,以加强传习的设施建设、完善相关展厅等配套设施,更好地开展非遗项目的传承队伍培养、常态化传习活动等工作,更进一步深入探索“非遗”保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