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下午5点多,周峻峰和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依然忙碌着,似乎都没有准备下班的意思。
“ICU科室的医护人员几乎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有病号就得随叫随到,哪怕是深夜。”
周峻峰,那曲地区人民医院ICU科室主任、大连医科大学第二批援藏医疗团队队员。2017年7月,那曲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正式成立,从此填补了那曲地区没有重症医学科的空白,这是在周峻峰和另一位援藏医生李润久的努力下组建的。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科室”,ICU科室的成立就是一个医院综合医疗服务水平的体现。虽然有了ICU科室,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高原呼吸机工作异常、医护人员匮乏且缺少最基本的培训……
“一步一步来呗,我和老周手把手培训带教,亲自参与值班。”一旁的李润久说道。
几个月下来,医院的ICU工作步入正轨,目前已开展了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床旁支气管镜、血气分析等一系列ICU常规诊疗技术。
“医院的环境比我们预期的要好。之前的援藏医疗队伍基础打得牢!”李青栋和赵艳红是接替ICU科室的第三批援藏医生。11月5日,辽宁省第三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马灵斐总领队的带领下抵达那曲。
短暂休整后,李青栋和赵艳红即刻开始了与第二批队员进行压茬交接。11月9日,他们两人也协同团队完成第一例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手术。
据介绍,患者是一名因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转入ICU的藏族患者,术后患者意识障碍,咳痰无力,痰液多,随时有阻塞气管插管窒息的风险。周峻峰曾多次为患者进行气管镜下吸痰治疗,但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种情况在内地早就进行气管切开了,但由于当地群众观念上的差异大多数都拒绝气管切开。同时,由于一直以来医院都没有专科耳鼻喉科医师能进行气管切开手术,使得这项技术一直是空白。援藏医疗团队不厌其烦地通过本地医生反复向患者家属细心解释交代病情,最终家属终于被打动签字同意手术。周峻峰联系同批援藏的来自辽宁锦州医科大学的耳鼻喉科主任柴丽,在耳鼻喉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密切合作下,当天就顺利为患者进行了该院第一例气管切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