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互帮互助传真情——拉萨市民族团结工作综述
2018年10月26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在达孜区唐嘎乡穷达村村民次仁曲珍家的餐桌上,既有藏族传统的糌粑、酥油茶,也有汉族特色的炒菜和米饭。她的家庭,是一个藏汉结合、和谐生活的家庭。多年来,次仁曲珍和她的丈夫在经营好自己幸福家庭的同时,还通过创业带动了附近多户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汉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之歌。

在城关区河坝林社区,居住着藏、汉、回等各族居民,生活习俗不同、语言不同。

但多年来,每一座院子里各民族之间团结和睦、互帮互助。在大院里,大家都是“自己人”,谁家有了困难,邻里都会来帮忙。他们不分彼此、守望相助的幸福生活是拉萨市民族团结的一个缩影,更是建设和谐拉萨的一个典型。

秋天,收获的季节。拉萨大地一张张喜悦的笑脸、一个个美好的故事,展现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拉萨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结出累累硕果……如今,生活在拉萨的藏、汉、回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拉萨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经费保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作为一条生命线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切实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合力。

“在国家和各援藏省市的帮扶下,我们藏族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如今我们有余力了,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次仁曲珍言辞质朴,暖人心扉。

“我在和汉族干部群众共同工作生活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重要意义。各民族干部群众在交往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实现了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藏族干部索朗次仁如是说。

涓滴情义汇江海,春风化雨聚人心。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拉萨市紧扣实际,注重突出特色,注重讲政治、明标准,抓典型、树导向,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氛围,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突出法律的基础作用。在全国首府城市中率先制定出台了《拉萨市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将每年9月17日定为拉萨市“民族团结进步节”,开启了“依法治市”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法治化的新纪元。

突出文化的引领作用。坚持把保护和发展藏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整理和出版了《拉萨舞蹈艺术》《拉萨古籍目录》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修缮建立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根敦群培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倾力打造《文成公主》等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为民族团结培育了丰厚的土壤。

突出宣传的动力作用。制作了《民族团结颂》宣传片和《民族团结模范事迹汇编》,设立民族团结进步展厅,多视角、多领域、全方位对民族团结进行宣传报道。

突出先进的标杆作用。自2011年开始,市、县(区)每年举办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评选活动,增强民族团结的自豪感、光荣感。截至2017年底,已表彰拉萨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32个、模范个人531名、模范家庭58户,营造出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人人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浓厚氛围。

如今,在拉萨,总是能感受到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退休工人罗布曲扎,无私帮助着患病的汉族兄弟鄢勇,陪他上医院,照顾日常起居……这些年,罗布曲扎陪鄢勇走过的路共计2万多公里,这2万多公里见证着这对藏汉兄弟最淳朴、最无私的爱,也是藏汉友谊、民族团结在拉萨大地最真实的写照。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在拉萨,各族干部群众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之花,正在拉萨大地绚丽绽放。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