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昌都环境卫生工作:用辛勤劳动扮靓藏东明珠
2019年02月20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导读

在这青山绿水怀抱的藏东明珠,城市环卫工人正默默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紧跟时代步伐,为昌都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十余年来,这支队伍不断努力、风雨兼程,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支数百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敢争一流的队伍。

在澜沧江交汇之地,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藏东明珠——昌都。这块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土地,正迈着时代的步伐,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嘎玛曲珍:用辛勤的劳动打扮出一个干净靓丽的昌都,很值!

当冬日晨曦的阳光照射在昌都市地标建筑茶马广场时,环卫工人嘎玛曲珍已经上岗三个小时了。她一天的工作从早上六点开始,晚上十一点结束。每天上班,她除了需要清扫路面上的垃圾,还要把果皮箱内、下水道里的垃圾清理干净。

嘎玛曲珍当了12年的环卫工人,12年间,她亲眼见证了昌都市容市貌一天天发生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脏乱差”,到如今整个城市不留卫生死角,昌都市市民环保意识增强,主动维护城市环境,自觉捡起路面垃圾。

虽已入冬,但环卫工作的压力依然不减。冬日的阳光是所有人的最爱,宽阔的茶马广场也成为市民的首选。加班,已经是嘎玛曲珍和同事们的常态。她们却认为,用辛勤的劳动打扮出一个干净靓丽的昌都,很值!

2012年以来,昌都市共投入70多亿元启动旧城改造工作,城镇面貌发生新变化,同时深入组织开展市容环境、风貌整治等民生工程,自治区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而随着“创卫”工作的有序推进,市民责任感、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

嘎玛曲珍和其他数百名环卫工人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认可。一位六岁的小姑娘告诉记者,昌都很漂亮、很干净,她非常喜欢昌都。

向巴玉珍:把昌都最靓丽的一面呈现给市民和八方来宾

每天凌晨5点多,当整个城市还在睡梦中时,环卫工人向巴玉珍早已洗漱完毕,从环卫工人休息亭拿出清扫工具,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我不嫌脏、不怕累,只盼垃圾早入桶!”向巴玉珍坦言,“环卫工辛苦归辛苦,但做久了是一种责任,感觉创建文明城市有我一份义务。”

两把扫把、一个簸箕,一块抹布便是向巴玉珍所有的劳动工具。谈到工作流程时,她说:“第一轮普扫时,需要用到大扫把,完成普扫后,用小扫把把没有扫到的或是再次被弄脏的地方,一点一点地清扫干净。”

一个小时后,向巴玉珍的汗水已从帽檐下顺着脸颊滑落,但她只是用手快速地拂去,没有因为汗水而停留片刻。完成一遍完整的清扫后,向巴玉珍走进标有“环卫爱心驿站”的10多平方米的休息室里做片刻休息。

向巴玉珍介绍,在人潮如织的茶马广场上,有10余名环卫工人,哪里有垃圾,她们就往哪里去,扫帚所到之处,垃圾立即随之而去,留下干干净净的路面,把昌都最靓丽的一面呈现给市民和八方来宾。

“以前,我戴个草帽热得遭不住,感觉头晕,脚底板也在烧,只能站在树荫下避暑。”向巴玉珍回忆过往,感慨万千,“如今,政府为我们想得很周到,为我们修建‘环卫爱心驿站’,为我们夏季抵御炎热,冬季抵御寒冷。”

向巴拉姆:环卫岗位上的“三八红旗手”

2017年3月8日上午,在昌都市妇联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座谈会暨表彰大会上,卡若区环卫工人向巴拉姆荣获2016年度昌都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自2007年从事环卫工作以来,向巴拉姆至今已干了整整十一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面对脏、累、苦的工作,无论是刮风下雨、寒冬酷暑,始终怀揣“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的工作信念,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2013年,由于工作需要,向巴拉姆担任西路片区环卫片长一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但是她没有气馁,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努力工作。

“我所负责的西路片区有144名妇女环卫工人,年龄参差不齐。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她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都会竭尽所能去帮助她们,与她们交朋友。现在,我们西路片区的环卫工人都很和谐,大家就像亲姐妹一样,我们今后也会越处越好,为昌都的环卫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向巴拉姆接过荣誉证书时激动地说。

环卫工人的付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也带动了更多的人从小事做起,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今年70多岁的泽桑老人坐在茶马广场便民警务站前的公园椅上休息,当看到地上有垃圾的时候,他就会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里。“茶马广场是城市之心,是藏东明珠的‘名片’,这些小垃圾看着就不舒服,我随手捡了,环卫工人也就少辛苦点!”老人说。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