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日喀则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9年07月12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作为“一带一路”的践行者、受益者,日喀则市充分发挥“桥头堡”区位优势,不断加强口岸、外贸建设发展工作,加快建设面向南亚开放的“大通道”,加快推进“边境大地区”向“边贸强地区”转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8年,日喀则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39.45亿元(含边民互市贸易),同比增长21.27%,边贸进出口额呈现出恢复性增涨态势。

紧抓机遇 加快推进南亚物流业

日喀则市与印度、尼泊尔、不丹三国接壤,共9个边境县,5个口岸、1个主要边贸通道(亚东乃堆拉通道)、28个传统边境互市贸易点,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明确的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西藏是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在自治区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的建设背景下,日喀则市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二五”以来,日喀则市境内原有G318、G219、G216、G562四条国道和S514等重要省道全部贯通,并经亚东乃堆拉边贸通道、樟木、吉隆、日屋-陈塘和里孜口岸与印度和尼泊尔两国相连,基本形成以桑珠孜区为中心,以国道为主干线,以省道为骨架,以农村公路和边防公路为基础,外连邻国印度、尼泊尔,内接拉萨、山南、阿里和那曲,辐射市辖18个县(区)的公路交通网络。

日喀则和平机场改扩建完成、拉日铁路建成通车,粤藏中南亚货运班列、兰州南亚班列的开通为日喀则南亚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8月,日喀则市政府党组会通过了《南亚物流业发展规划》,初步设计日喀则市将形成“两轴、五联、五射”的物流通道布局和“一核心、四中心、五口岸、多节点”的物流节点布局。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日喀则市正逐步织密国内、国外物流网,打造西藏面向南亚开放的国际大通道桥头堡。

对外开放 加快口岸功能建设

吉隆口岸是通向南亚的重要通道,有“商道”、“官道”和“战道”之称,于1961年批准开放,1978年批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

2014年12月1日,口岸正式开通运行,为吉隆口岸对第三国人员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2017年4月,国务院批准西藏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2018年1月,国务院批准吉隆口岸为药材进口指定口岸。

目前,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并积极深化提效降费改革举措,持续优化口岸通关营商环境,巩固普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系统。2019年1至3月,吉隆口岸货物总值77696万元,同比增长24.2%。边民互市贸易总值516.2691元,同比增长38.40%。

樟木口岸货运通道功能恢复;日屋-陈塘口岸科学规划“一口岸两通道”的发展模式,正加快开展口岸查验设施功能项目建设工作;里孜口岸已列入国家口岸开放计划……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