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文旅部门深挖红色文化资源
党建引领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基因库”;在重点景区、文旅企业、民宿合作社打造“党员服务岗”等特色品牌;举办“党员讲阿里故事”“红色旅游线路设计大赛”等特色活动;推动实现“一县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激活文旅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阿里地区文旅部门以党建为引领,制定党建与文旅融合“十条措施”,建立“三级责任”体系,走出一条党建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为阿里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阿里地区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基因库”,创作《党的恩情》《幸福的阿里在天上》等歌曲;规划特色旅游线路,深挖象雄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将其融入景点讲解、互动体验等环节。
为了锻造产业发展“主心骨”,阿里地区文旅局在重点景区、文旅企业、民宿合作社打造“党员服务岗”“生态守护队”等特色品牌,推动党建工作有效嵌入旅游交通、酒店服务、文化体验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实施“文旅人才计划”,举办非遗传承人、乡村旅游带头人培训班,培育本土人才;开展“党员亮身份、服务当先锋”行动,组织党员干部参与国道219文旅廊道建设、暗夜星空保护等项目攻坚;推出“党建+文旅”十大行动,举办特色活动,打造普兰“冈仁波齐—玛旁雍错”、札达“古格文化”等特色IP。
阿里地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实施“边疆党建文旅示范工程”,沿国道219、216、317布局边境旅游、非遗传承千里示范带,构建“大党建”格局,为把阿里建设成为雪域高原“西部明珠”贡献文旅力量。
本报记者 洛桑旦增 达珍 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