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拿到等待已久的不动产权证。
近日,拉萨市城关区嘎玛贡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人头攒动,首批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权证集中发放仪式在此举行。嘎玛贡桑安居住宅小区59户居民代表手捧崭新的不动产权证,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标志着困扰社区多年的居民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了实质性解决,圆了居民的“安居”梦,也是社区深入开展“党旗下的誓言”主题活动的重要成果。
历史遗留问题成居民心头难题
嘎玛贡桑社区位于拉萨市老城区,部分区域建成时间较早。长期以来,因历史政策调整、资料保存不完善等复杂原因,社区内59户居民的房屋存在土地产权界定模糊、审批资料缺失、权属证明不全等问题。“我们的房子是2005年建成的,现在才领到不动产权证。”居民代表德央告诉记者。也有居民表示,“孩子上学、房屋买卖都受到影响,我们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却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始终没有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遗留问题逐渐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堵点”和“痛点”。采访中记者得知,由于缺乏合法的产权证明,居民在办理银行贷款、子女入学、房屋交易等事项时困难重重,甚至引发了一些邻里纠纷。社区居委会也多次接到居民投诉和咨询,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成为摆在社区“两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嘎玛贡桑社区第一书记旺姆卓玛表示。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社区党总支主动作为,联合自然资源、住建、司法等多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启了长达半年的攻坚行动。工作组首先从梳理历史档案入手,他们走进市档案馆、住建局档案室等多个部门,查阅了大量尘封已久的历史资料。同时,组织专业测绘人员对相关房屋和土地进行实地测量,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和产权界限图。
针对部分房屋产权纠纷问题,工作组邀请司法调解人员介入,组织纠纷双方进行协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法律,成功化解了多起积怨已久的产权矛盾。对于资料缺失的情况,工作组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居民补齐所需材料。经过努力,工作组终于厘清了59户居民房屋的产权关系,完善了相关审批手续,为居民办理不动产权证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权落地让居民实现“住有所权”
6月14日上午,嘎玛贡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人头攒动,首批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权证集中发放仪式在此举行。这59本不动产权证的交付,是社区积极回应民生期盼、践行承诺的重要见证。不动产权证承载着59户家庭多年来的安居梦想,凝结着他们漫长的期盼与等待。
“拿到不动产权证的那一刻,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居民旦曲拿着崭新的不动产权证激动地说,“这不仅是一本证书,更是社区对我们的承诺和关怀。”“现在好了,有了不动产权证,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以后房子想出售或抵押也有了保障。”人群中一位居民大声说。
据了解,此次集中发放的不动产权证涉及嘎玛贡桑安居住宅小区的房屋,有效解决了居民长期以来的产权困扰。社区还借此机会,向居民宣传了不动产登记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了居民的产权保护意识。
旺姆卓玛在交付现场坦言,社区党总支主动与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多部门对接,积极打通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堵点,大力简化办理流程。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终于将“问题房”变成了“放心房”,把居民们的“烦心事”变成了“暖心事”。
当天,为感谢社区解决房屋产权问题,嘎玛贡桑安居住宅小区居民代表向社区工作人员赠送“心系百姓解难题,高效服务暖人心”锦旗,并献上了哈达。“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很困难,好在社区在半年内解决了,作为居民代表非常感谢社区工作人员,大家终于可以安心了。”居民代表德央说。
乘势推进菜市场土地分割工作
在解决居民房屋产权问题的同时,嘎玛贡桑社区党总支还乘势推进辖区菜市场土地分割工作。据悉,该菜市场建成多年,由于土地权属关系复杂,商户之间时常因用地界限产生纠纷。
今年,社区联合规划部门对菜市场土地进行重新测绘,明确各商户的用地范围和界限。“我们聘请了专业的测绘团队,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确保测绘结果准确无误。”旺姆卓玛说。测绘完成后,社区组织商户召开座谈会,公示测绘结果,听取商户意见,最终完成了菜市场土地的分割和权属界定工作。
“解决59户居民的产权问题和完成菜市场土地分割工作,只是我们为民办实事的一个开始。”旺姆卓玛表示,下一步,嘎玛贡桑社区将以“党旗下的誓言”主题活动为契机,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为民服务长效机制。社区将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加强对辖区内各类问题的排查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提高问题解决效率。此外,社区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让居民了解更多惠民政策,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此次城关区嘎玛贡桑街道嘎玛贡桑社区成功解决历史遗留产权问题,是拉萨市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党建引领、部门协同、群众参与,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群众的难题,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文/图记者
德吉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