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地市动态
跨越千里扎根拉萨二十载演绎高原快递人生
2025年09月02日 来源:西藏商报 作者:

跨越千里扎根拉萨 二十载演绎高原快递人生

一次偶然的决定,开启高原逐梦路

陈善龙在工作中。 图由陈善龙提供

清晨,第一缕阳光轻柔地倾洒在拉萨申通快递转运中心的自动化分拣流水线上。随着机械臂稳定而精确地运转,一件件包裹如溪流般快速分散到不同区域,即将踏上发往西藏各地的旅程。站在操作间旁,陈善龙望着眼前繁忙而有序的场景,目光中满是欣慰。这位来自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的汉子,已在拉萨这片高原土地上扎根了二十个春秋。从初到高原时的茫然,到如今成为西藏快递行业的领军人物,他用一句朴实的“我在拉萨挺好的”,道尽了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深厚情谊。记者 谭瑞华

2005年10月15日,《新闻联播》的一条消息成了陈善龙人生的转折点。彼时,他在海南一家企业担任采购经理,事业稳定、生活安逸。然而,电视里传来“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于次年7月通车”的消息,瞬间在他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当时,我立刻想起做申通快递的朋友说过,全国就差西藏没开通快递网点了。”陈善龙至今仍清晰记得那个夜晚,内心的澎湃如同汹涌的海浪。“我骨子里就喜欢挑战,西藏那么神秘,又赶上铁路通车的机遇,这不正是实现梦想的绝佳之地吗?”

带着简单的行囊和一腔炽热,陈善龙登上了前往拉萨的航班。然而,当他的双脚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给了他沉重的一击。“这哪有什么省会城市的样子?满眼尽是低矮的土房,街道狭窄逼仄,更别提繁华景象,俨然就是一个偏远的边疆小镇。”他坦言,那一刻,失落感如潮水般涌来。

租住的小单间,冬天没有暖气,只能裹紧厚重的棉被瑟瑟发抖;饮食更是不习惯,酥油茶的味道令他难以下咽。而最煎熬的,当属高原反应,稍走快几步便感觉胸闷气短,深夜常因窒息般的缺氧而惊醒。

但这些困苦并未击垮他坚韧的意志。“既然来了,就绝不能轻言放弃。”陈善龙白天顶着灼目的高原烈日穿梭街巷考察市场,夜晚就着昏黄的灯光勾画快递网点的蓝图。他发现,彼时的拉萨几乎不存在成体系的快递网络,百姓寄件要前往遥远的邮政网点,时效性更是无法保障。“这就是天赐的良机啊!”他攥紧拳头,暗自发誓要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扎下根来,让快递的旗帜真正飘扬在世界屋脊之上。

在挑战中前行,把温暖藏进包裹里

在拉萨从事快递行业,远比想象中更难。“拉萨市区位于峡谷之中,南北狭窄、东西狭长,配送路线绕得很远;小区分布零散,有的地方连正规的路牌都没有,找起来特别费劲。”陈善龙解释道,更棘手的是自然环境的考验。高海拔环境下,体力消耗远超平原,送一趟货下来,常常令人疲惫不堪、难以言语;强烈的紫外线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冬日寒风如刀割般刮在脸上,手上满是冻疮。2006年冬日的一个场景,陈善龙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他去某单位取一个近30公斤的包裹,恰逢停电,电梯停运。“整栋楼的楼梯间漆黑如墨,我只能摸索着墙壁,在黑暗中艰难上行。每向上一步都粗重地喘着气,胸口像被巨石死死压住,爬到十几楼时,我感觉肺都要炸裂了,真想一走了之。”但想到客户仍在焦急地等待,他咬紧牙关,硬是扛了下来。当终于把包裹安全送达楼下时,他浑身乏力,瘫坐在地上,半天都缓不过劲来。

这样的艰辛,在创业初期是家常便饭。那时候,西藏的交通还不发达,进出藏的航班少,一个包裹从拉萨寄到区外,往往要辗转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温暖的瞬间,总能给人前行的力量。还是2006年的冬天,一位藏族阿姨需要给在区外上学的孙女寄包裹,看到陈善龙满是冻疮的手,正认真地缠胶带、打包包裹,阿姨心中满是怜惜。她拉着陈善龙的手走进屋里,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小伙子,这么冷的天,快暖暖身子。”阿姨的普通话虽不太标准,但那浓浓的关切之情却溢于言表。陈善龙喝着酥油茶,一股暖流从胃里直抵心底。“那是我第一次觉得酥油茶那么好喝,也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拉萨百姓的善良和包容。”从那以后,他渐渐爱上了这里的饮食,也爱上了这里热情好客的人。

扎根二十载,与拉萨共成长

如今的陈善龙,早已把拉萨当成了第二故乡。“刚来的时候,我做梦都想回家;现在要是离开几天,心里就感觉空落落的。”他笑着说,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住的房子宽敞明亮,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连饮食习惯都染上了浓浓的“藏式”印记,早餐喜欢就着甜茶吃藏面,闲暇时会和员工一起去郊外过林卡。

“过林卡是藏族同胞的传统习俗,就像我们春游一样。”陈善龙饶有兴致地介绍道,“带上酥油茶、糌粑、风干肉,在草地上搭个帐篷,围坐在一起,唱歌跳舞,特别热闹。”他不仅熟悉了当地的习俗,还积极参与其中,参加过藏族朋友的婚礼、望果节等活动。

在拉萨的二十年,陈善龙收获的不仅是生活的融入,更有事业的腾飞。从最初只有他一个人的个体户,到如今拥有1100多名员工,业务覆盖西藏所有地市和县城的物流集团,他的企业见证了西藏快递行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现在好了,航空运输3到5天就能将包裹送到县城,陆运也开通了专线。”他指着转运中心的自动化分拣流水线,眼里满是自豪,说道:“这条线每小时能处理8000件包裹,最快6-8个小时就能完成分拣,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陈善龙也获得了诸多荣誉:2020年,集团旗下的申通、百世快递荣获“全国邮政行业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又斩获西藏五一劳动奖状、拉萨五一劳动奖状。但对他来说,最大的荣誉是“被这片土地需要”。“我们不仅负责送快递,还帮牧民把牦牛肉、藏药材卖到区外,帮助电商把商品送进高原。”他说,自己早已把“存善心、说善话、做善事”当成了人生准则,“能为西藏的发展出份力,比什么都强。”

挺好的背后,是热爱与坚守

“我在拉萨挺好的”,这句简单朴实的话语背后,是陈善龙对这座城市深沉的爱。他说,这里的好,在于“看得见的发展”——从土路到柏油路,从“寄件难”到“当日达”,拉萨的每一点变化都让他欣喜;在于“摸得着的温暖”——客户递来的一杯酥油茶,同事在高反时递来的氧气瓶,朋友在困难时伸出的援手,这些温暖的瞬间都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来拉萨后,陈善龙最大的变化是“心态更平和了”。“以前总想着快点成功,现在觉得慢慢来也挺好。”他语气淡然地说道,“西藏的山那么高,湖那么宽,在它们面前,人会变得谦逊。这里教会我,努力和坚持比什么都重要。”

对于未来,陈善龙早已做好了规划:“再干二十年,把物流网络铺得更密,让西藏的快递更快、更便宜。”他说,自己会一直留在拉萨,“这里有我的事业,我的朋友,我的牵挂,早就离不开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像当年的陈善龙一样,怀揣着梦想来到拉萨。对于他们,陈善龙真诚地说道:“拉萨是一座不会辜负你努力的城市,只要你肯扎根、肯付出,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但也要记住,要尊重这里的文化,爱护这里的环境,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这里的人。”

夕阳西下,陈善龙站在物流园区门口,静静地看着满载包裹的货车驶向远方。他知道,这些包裹里装着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高原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他,将继续在这里坚守,用快递连接起高原与世界,用热爱书写“我在拉萨挺好的”新篇章。正如他所说:“拉萨的故事还在继续,我的故事,也将和它一起,慢慢讲下去。”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