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不同时期,党的先进性都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必须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从根本上界定了共产党员的政治身份,共产党员与一般群众的区别,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之根本所在。共产党员既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又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因此,在实践中要求群众做的事情,党员必须做而且要比群众做得更好,要求群众不做的事情,党员必须不做而且要带头不做。
共产党员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作为共产党员的应有之义。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列宁指出,共产党员不同于普通公民,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他要比群众承担更多的义务,“要担负比平常人更危险的”工作。这说明,做一个共产党员,就必须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比一般群众具有更高的精神境界,更好的思想作风修养,更能吃苦奉献。在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就意味着责任和义务。邓小平同志讲到战争年代党员的责任感和模范作用时曾深情地说:那个时候,当个共产党员不容易啊!行军中,党员身上的背包和枪支最多;就餐时,党员碗里的米粒最少;冲锋时,党员跑在最前面;撤退时,党员走在最后面。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党员深知自己肩负着比一般士兵更重的责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员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标准更高了。《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了党员必须履行的八条义务,这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标准。作为共产党员,只有按照党章的要求去做,认真履行党员的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配得上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共产党员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要求。看一个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不强,关键是看每个党员是不是真正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群众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就强,反之就弱。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强调:“每个党员能以身作则,我们的一切事情就都好办了。”“南京路上好八连”、“深圳特区精神文明好六连”等英雄模范连队能在战争年代血与火的斗争中过得硬,在和平时期经得起各种复杂的考验,与这些连队都有一支模范作用好的党员队伍,有很大的关系。从基层党支部的情况看,也是如此,哪个支部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单位建设就强,任务就完成得好。因此,每个党员同志要多想想自己的份量,自觉以身作则,立言践行,把广大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
共产党员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兴旺发达。我们党建党之初,只有几十个党员,为什么能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今天拥有6100 多万党员的大党?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国内外敌人,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新中国?为什么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所有这一切,就在于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于我们的共产党员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群众对我们的认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拥护,对上级指示精神的贯彻和执行,更多的是从生活在他们中间的党员身上来认识和了解的,是从党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来衡量的。可以说,党员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行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群众就拥护支持,党群关系就融洽。但我们有些同志对此认识不足,做得很不够,没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没把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应该看到,党员的形象如何,模范作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因此,党员同志们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党员的行为准则,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时时事事做群众的表率,凡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要首先做到,以实际行动增强党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