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热评
为西藏旅游贴上文化的标签
2008年10月09日 来源: 作者:

 

    萨迦寺座落于萨迦县奔波山上,是藏伟佛教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建筑在仲曲河两岸,故称萨迦南寺和萨迦北寺,全寺共有40余个建筑单元,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寺院建筑群。

    没有文化的旅游如同没有内涵的美女,纵有出水芙蓉之清新靓丽,纵有春风摆柳之仪态万千,终不免见之眼前一新、思之则泯乎众矣。

    事实上,文化与旅游的结合自古就有,翻开历史、放眼国内,文因景生、景因文显的典故不胜枚举。王勃挥毫而就的《藤王阁序》让滕王阁跻身中国四大名楼之列,李白的“千里江陵一日还”让险奇的三峡享誉世界,容中尔甲一曲《神奇的九寨》让这里的钟秀灵毓天下尽知,宁静主演的《红河谷》让 “英雄城”深入人心……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山与彼山、此水与彼水,物质构成完全相同,为何有的沉默千年而不为人注意,有的则入青史、垂千古、尽显风流?

    除了文化,谁还有这么强大而持久的力量?

    西藏向来不乏深厚而璀璨的文化,更不乏文化与景观的美好“联姻”,可以这样说,西藏凡有景点处必有传说故事。一山一湖、一庙一石,看似普通平凡,一加入文化的“调味剂”,立马可以起到“开胃、增食”之神奇效果。

    到江孜,如果不了解西藏人民抵御英国侵略者这一段历史,那么宗山不过是山头上的几间房子而已;在康马,如果不知晓朗萨姑娘的传说,乃宁曲德寺不过是西藏万千寺庙中的一座而已;在岗巴,如果不知道莲花生大师以拐杖捅山为泉的神话,曲登尼玛矿泉水也不过是一汪高山雪水而已……

    文化的魅力,在于一种幽深的意境,在于一种思绪的飞扬,在于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在于超越现实和传说共生。

    因此,西藏要实现旅游大发展、大繁荣,除了应保护好、利用好壮美山川、古殿寺庙等可以眼见、可以手触的物质资源外,更要深入挖掘景观背后的文化资源,让酥油茶的清香、牛皮筏的轻缓、藏戏的悲喜、唐卡的斑斓等转化为“眼球经济”的强大“引力”。

    将旅游贴上文化的标签,用文化之金点旅游之石,石亦成金。如此,西藏的文化旅游必将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