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16时30分,西藏当雄县格达乡发生6.6级地震,顷刻间震源距地面仅8公里的大地震把羊易村夷为平地。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灾情发生后,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火速率领68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8辆救护车组成的野战救护队奔赴灾区,在当雄念青唐古拉山地域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震救灾。
这场战争,考验着子弟兵的热血忠诚,考验着李素芝和西藏军区总医院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面对考验,李素芝和西藏军区总医院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令,高擎服务人民的大旗,科学指挥,主动出击,浴“雪”奋战,一往无前,以连战连捷的优异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危难之时,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10月6日下午5时,李素芝带领医疗队利用国庆长假,对日喀则地区条件最艰苦、最边远、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偏远牧区和边防一线哨所军民巡诊,行程5000多里,风尘仆仆地回到拉萨。
刚到市区,李素芝的电话突然响起:“报告首长,拉萨当雄发生地震,尚无人员伤亡消息,总医院有强烈震感,房屋没有受损……”
没等值班员报告完,李素芝就意识到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当即指示:“立即启动抗震救灾预案,开通门诊应急绿色通道,召集野战救护队,做好赴灾区救灾准备!”
10分钟后,李素芝赶到总医院,召开常委会,分析当雄地区可能发生的灾情,研究抗震救灾措施。李素芝说:“在没有接到上级救灾任务前,我们要做好一切赴灾区救灾的准备,全力支持震区抗震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听党指挥,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特别是在人民群众危难之时,我们要坚决响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号令,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
随后,李素芝边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边向上级请战——要求率医疗队赶赴灾区。
灾情牵动着总医院各级领导的心,牵动着总医院广大医护人员的心!军区总医院顿时吹响了抗震救灾冲锋号。李素芝原本定于10月7日前往成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为了能做好救灾工作,他打电话向成都军区领导请示推迟报到。在李素芝的带动下,许多医护人员纷纷向总医院党委、首长递交赴灾区抗震救灾请战书。刚举行婚礼3天的医生窦志祥在请战书中说:“人民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在灾难面前,我的‘蜜月’能在灾区度过,是我一生的荣耀!”买好机票,准备回老家结婚的护士王娟也主动退了票,加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
战鼓擂动,战旗猎猎。军区总医院将士用忠诚和力量,奏响了2008年西藏当雄抗震救灾的英雄交响乐。总医院医务部、政治部、院务部、护理部四部机关紧锣密鼓安排部署各自装备、物资,10月6日21时45分,价值10余万元的急救药品、心电图机、氧饱和度机、B超机、野战手术车,价值近万元的灾区群众所需的矿泉水、方便面、面包等食品全部到位,参加抗震救灾的68名官兵、8辆野战救护车整装待发。
很快,西藏军区抗震指挥部命令总医院野战救护队执行当雄抗震救灾任务。总医院野战救护队随即火速赶往当雄地震灾区……
身先士卒,一心为了受灾群众
10月7日上午,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政委张海阳打电话给在当雄灾区一线的李素芝说:“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你们发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精神,为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请向你的战友们转达军区党委和全区官兵的问候和谢意!”
时隔20分钟,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郝鹏,自治区党委常委、西藏军区政委王增钵率队抵达羊易村,在救灾现场亲切看望了西藏军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郝鹏紧紧握着李素芝将军的手,满怀深情地说:“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军队服务人民。灾情发生后,你们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及时率野战救护队深入灾区,积极开展营救工作,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向你们表示感谢!”
是啊,抗震救灾中,李素芝和总医院野战救护队始终把人民利益举过头顶,时刻冲锋在前。哪里有病痛,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野战救护队。从6日17时到7日20时,李素芝和野战救护队的医护人员连续奋战达27个小时。
在灾区,人们处处可以看到李素芝将军的身影,作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一等功臣门巴将军李素芝用爱民、亲民、助民的满腔热血和模范行动,再一次诠释了子弟兵、白衣天使的责任和义务,再一次塑造了新时代“最可爱的人”的崭新形象。
10月7日凌晨3时20分,李素芝抵达羊易村任务点,顾不上休整,立刻指挥医护人员搭建野战救护帐篷,组建灾区第一个野战救护队。
同时,李素芝找到羊易村党支部书记扎木拉了解灾情,询问受灾群众的分布情况。扎木拉说,当地震发生时,大多数村民正在村外的草场上割草,看到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摧毁了房屋,给羊易村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职责。我们正在搭建帐篷,既可以收治受伤群众,又可以临时安排灾民过夜,保证他们有医看,夜里不受冻。请放心,有党和政府、人民子弟兵的帮助,灾区群众一定能挺过这次灾难。”李素芝说。
为了不漏掉一户村民,李素芝背上急救药箱,带领2名医护人员翻山爬坡进行“拉网式”的巡查,在救治伤员的同时还给村民发放随时可以找到医生的联系卡。
“叔叔,我阿妈快不行了!”3时38分,一个小女孩看到穿着迷彩服、身背红十字药箱的李素芝,怯生生地说道。
“在哪里?快!”李素芝转身背起急救药箱赶到患者帐篷里。原来,女孩的母亲在地震中右小腿被砸伤,伤口还有轻微流血,只好让12岁的小女儿找医生。
“大嫂,这些药您先吃,慢慢就好了!”李素芝轻轻地清洗患者的伤口,敷上消炎药,又把镇痛药交到她手中。
“医生,小娃娃没得水喝,渴得要死了。”一个中年妇女一见到李素芝,就拉着他的手,哭个不停。在这次地震中,这个中年妇女家成了一片废墟,什么都没了。
听着中年妇女的哭诉,李素芝泪流满面,拿了仅有的两瓶矿泉水、两个面包塞到了中年妇女手中。“你们先用着吧,天亮了,政府就会给你们送来食品。”李素芝说。
凌晨4时,寒风刺骨,地上铺满一片银白霜冻。李素芝睫毛和胡须都冻上了薄冰,但他全然不顾,仍然坚持挨家挨户巡诊,看望安抚受灾群众。在一个帐篷里,一名患者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精神极不稳定,时而大喊大叫,时而昏迷不醒。李素芝见状,耐心细致地诊断,很快发现这名患者头部、腿脚多处轻度受伤。李素芝马上进行紧急救治,突然,帐篷开始晃动,余震来了!手术正进行到关键时刻,怎么办?
“别慌!停下来伤员就很危险了,继续进行!”李素芝和2名医护人员镇定自若,量血压、清创、止血、包扎、喂药……急救顺利完成时,天边已露出鱼肚白了,患者已神志清醒,生命体征正常。
就这样,到7日晚8时,李素芝仅吃了一碗方便面,走遍了格达乡羊易村每个组,巡诊260人次,收住野战救护队6名伤势较重的灾民。
为了搞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和稳定群众的情绪,李素芝还带领卫生防疫人员和心理专家,对灾区进行卫生防疫,对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干预。同时,从10月9日开始,李素芝和野战救护队的医护人员对所有参加抗震救灾的人员进行免费体验并建立健康档案。当地群众赞叹:“李素芝和救护队有副铁身板,拖不垮,累不倒。灾情再大,也硬不过解放军的钢铁意志!关键时刻还是共产党好,还是解放军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