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热评
“力争让定日人民满意”——记定日县县委书记杨连明
2008年10月30日 来源: 作者:

    杨连明经过组织的层层挑选,去年6月来到了珠峰脚下的定日县,担起了县委书记的担子。

    定日海拔高,紫外线强,含氧量少,这在上海是闻之色变的。他身体似乎不太适应气候,经常出现头痛、胸闷、发烧等症状,但这些不适没有成为他努力投入工作的绊脚石,杨连明说:“我来西藏不仅是自己的事情,我所作的一切,都会影响到当地干部群众对上海援藏干部的评价,到定日便要扎根定日,服务定日,要为定日人民多办实事,办好事,要让上海市委、市政府和上海人民放心,力争让定日人民满意。”

    调研中的蚊子

    去年6月12日到定日,6月13日杨连明就开始了在西藏定日的援藏工作。5天的时间里行程2000多公里,和定日援藏小组其他四位同志深入到全县13个乡镇32个县直单位开展调研,认真获取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西藏的工作艰苦超乎了我的预计,而基层干部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的精神风貌首先给我们上了一课。”杨连明说,“到距定日县城152公里的绒辖乡,我们徒步行走了30公里,夜宿在一个叫左不德的村庄中,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乡干部就告诉说,书记,你脸上有好多地方被蚊子叮了。我心里感慨起来,基层干部天天面对艰苦的环境都不抱怨,我们就被叮咬一次就让基层干部看在了眼里,难道我们真的从大城市来么。这是蚊子见我睡得死,给我提个醒,工作还多,别那么贪睡。”杨连明对乡干部开着玩笑。

    对村民艰苦的生活有了认识,杨连明急着回到县里,立即召集县班子成员召开专题会议,解决绒辖乡政府至左不德村的公路问题,2008年从援藏资金和县财政抽出一部分资金,并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解决绒辖乡政府至左不德村的公路问题。

    不说自己是援藏干部

    杨连明知道,懂团结是大智慧,会团结是大本事,真团结是大境界,据此,他想方设法希望把自己融入定日49000人民群众中,并从一些细节上使自己和定日群众距离更近一些。他经常到贫困农牧民群众家中,看望慰问贫困农牧民群众生产情况、生活状况、经济收入等情况,一袋面粉,一袋大米,一条砖茶,一包酥油,一点慰问金,都在传递着这位从上海来的书记迫切和群众坐到一起的信息。

    杨连明对贫困户拉琼说:“党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非常关心,大家一定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争取在新农村建设这样好的政策下,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尽快摆脱贫穷,走上富裕的道路。”

    在班子成员当中,杨连明始终坚持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细到一些词语的使用上,他从不说自己是援藏干部,更不说自己是汉族干部。始终把增强内部团结作为重点,经常性与班子成员和援藏干部小组内部进行谈心交心,力求使每个人的个性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切实增强小组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常性和县长、人大常委会主任交换意见,力求形成强大合力,为定日发展积极营造和谐氛围。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