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热评
发挥保险优势 对接精准扶贫
2017年09月14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十三五”是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全区上下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发挥保险优势为契机对接精准扶贫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指出,“保险服务扶贫开发有其独特优势”。

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到金融业对经济的助推作用,金融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而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互促互进的关系。保险业能对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对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发挥保险优势,稳生产、促生产

保险是应对未来风险事件的保障,是市场经济下弥补风险的基本手段,保险是实现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资金转移,可以抵消经济发展过程中因风险的不确定性产生的生产波动,实现整体经济发展的平稳运行,对个人而言亦是如此。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保险的作用降低了风险,对生产者个人或集体来说无异于服用了“定心丸”,这种稳生产的预期可有效促进生产,从而增加经济的良性循环,对促进市场经济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动力,是对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支持。

二、保险扶贫的优势

1、扶智优势

让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儿童能够有学可上、有书可读是解决贫困的根本,可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解决贫困的根本在于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群体的普及,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教育资源的投入,以此提高知识、智慧与技能。目前,高等教育的学费支出是贫困家庭难以承受的,失去高等教育的机会意味着无法掌握更多先进文化知识与技能,而保险恰恰可以通过教育险实现贫困地区儿童经过义务教育后提供相应的保障接受高等教育。另外,除教育险外,保险企业亦可通过大学生助学贷款保证保险为未参保教育险的贫困户提供助学贷款的帮助,以实现贫困户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助力脱贫。

作为保险企业,在扶智方面不仅要帮助贫困学子上学,还要为支教教师提供相应的保险服务,对乡村教师和对口援助教师给予意外险、大病医疗险等相关保险,为基层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实现扶智优势。

2、融资优势

保险业既然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资优势也不容小觑。保险可将保费集中利用,对贫困家庭发放小额信贷、涉农信贷保险等产品,促进资金的转移利用,实现资金跨区域转移,从而弥补银行涉农信贷的不足。

实现这一过程应进行保险业务的宣传与推广,让群众能够充分认识保险,明确保单质押的功能,实现“农户+政府+银行+保险”信贷业务的推广,面向贫困群体实施免担保、免质押等小额贷款,将助贷直接投向“三农”,强化对贫困群体、贫困户的资金支持。

3、弥补政府资源不足

保险可以解决扶贫项目在审核和监督上的政府资源不足问题。精准扶贫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对贫困户审核与项目本身的合理评估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若让具有资金融通和管理能力的保险企业介入,对项目的开发、设计和审核进行专业性评估,可有效节省政府资源。

三、多险种合力助力精准扶贫

根据国务院扶贫办2016年摸底调查显示,全国现有的7000多万贫困农民中,因病致贫的有42%;因灾致贫的有20%;因学致贫的有10%;因劳动能力弱致贫的有8%;其他原因致贫的有20%。由于保险业对疾病、灾害、教育等方面具有保障优势,政府在利用传统方式进行脱贫的同时,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扶贫方略,以保险业多险种合力助力精准扶贫。

1、大力推进大病扶贫

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摸底调查中可以看出,贫困人口中有近半数为因病致贫,群众在面临大病时无法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导致贫困,另有部分在脱贫后也会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以财政为支撑的医改模式显得压力巨大。因此,保险业应首当其冲,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大病保险业务,通过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创新发展,积极探索具有西藏特色的保险制度,增加以保险业为驱动的精准扶贫有效样本。

2、预防因灾致贫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气候都是极端恶劣的。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主要是靠社会救助,但社会救助只能缓解灾害来临的一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由灾害带来的贫困,而由保险业介入可有效缓解因灾致贫。针对西藏实际,可因地开展巨灾险业务,沿喜马拉雅、唐古拉等区域可开展地震巨灾险;羌塘草原等地区可开展雪灾险等不同业务,当地震或雪灾来临时,可由保险弥补因灾害带来的损失。相对于社会救济,保险业为受害人的补偿更为实际,保险的理赔能快速使受灾户恢复生活、生产,从而降低农户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风险。

3、围绕“精准”,开拓创新

保险扶贫的优势在于保险可以运用多重手段及方式开展业务,其精准性表现在保险只针对因不确定性产生的损失的保户,通过对损失的鉴定及赔偿后能让保户在短时间内重新恢复生机,达到与受损失前或与周围群众无异的生活。

虽然积极参保能实现扶贫的精准化,但作为保险业更应当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开拓创新,这种开拓创新应当建立区域化的业务开展,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地开展不同险种的业务,针对农业险、疾病险等进行优化管理,逐步建设一套具有参保人身份认证、赔案理算、客户服务、定点医院管理等多种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参保人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赔偿,最大程度地弥补参保人的损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众多企业开拓创新的好时机,保险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助力各级政府攻克精准扶贫的难关,开拓保险精准扶贫的新局面。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