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热评
从拉萨“树上山”工程看美丽西藏建设
2018年05月23日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五月的拉萨,如诗如画。周末携家人或邀朋友漫步紧邻市区的南山公园,整齐排列的柳树、松树、杨树、侧柏等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高矮灌木竞相争荣,蝴蝶翩翩、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莽莽林海。俯瞰脚下的拉萨,绿色为底,仿佛镶嵌在一幅优美的画卷中。这是美丽西藏的缩影,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结下的硕果。

西藏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生态脆弱、植被覆盖较低的地区。为创造宜居环境,从2012年来,累计投入3亿多元,实施“树上山”工程项目。截至2017年,已累计完成人工植树造林近3300余亩,栽植各种树木近75万余株,成活率近80%,实现了在平均海拔3800米以上山体造林的突破。也许你觉得这没有什么,但对于海拔高、氧气少、土层薄、水分蒸发量大的西藏来说,取得在这样的成就需愚公之志。在高原植树,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灌溉这些树木的水需要从拉萨河通过高压水泵抽上山,储存在蓄水池中,然后再从蓄水池中将水输送到每棵树。而修建蓄水池需要将铁皮锯成80厘米见方的规格,这重达200多斤的铁块得靠人扛驴驮运至山上,在山坡完成焊接。在高原植树,需要解决土层薄的问题,于是又靠人背驴驮将一袋一袋的土运到平均坡度为60多度又无路的山上。遇到土层不足30厘米的地表,只能用钢钎一点一点凿出树坑。在高原植树,还要为树木解决保暖的问题,蒸发量高的问题等等。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树上山”,让荒山变成了公园。“树上山”,让祖祖辈辈没有见过森林的人们看到了森林的模样。“树上山”,让文化沉淀深厚的拉萨增添了绿绿的底色,带动了旅游,催生了美丽经济。“树上山”,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事关党的使命、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并在保护、发展、治理的生态环境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系统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生态文明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一定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绿色发展是硬要求,用愚公之志深入推进“树上山”工程,让西藏拥有更多的南山公园,展现美丽西藏建设新篇章。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