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对绿色发展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从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旅游业链条长、范围广,既是释放绿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又是发挥自身生态功能、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拉萨市旅游业发展健康、快速,旅游经济指标接待每年呈20%以上增长。据统计,拉萨市旅游年接待人数由2003年的39.05万人次增长到2017年的1606.6万人次; 2003年旅游总收入4.57亿元, 2017年旅游总收入227.41亿元;目前,全市旅游业从业人员约11.89万人,其中本地群众达6.42万人,旅游业成为拉萨市支柱产业之一。
创新是旅游转型升级的活力之源。面对旅游业发展格局与发展模式的大调整、大变革,需要我们创新运作,从体制机制入手,坚持公司化、市场化运作,打破“孤芳自赏”和习惯于政府抱着好资源不放的思维定势,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引入各方资本,共同参与西藏的旅游开发建设,促进旅游规模化、集聚化、高端化发展;需要依托日益完善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与周边地区优势互补、开放发展,促进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共享大旅游时代的红利。
旅游业是“风景+服务”的产业,优质的服务、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我们要持续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加快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强化旅游市场监管,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打造一流旅游环境。
形成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以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产权制度改革为例,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产权界定要求产权主体对资源具有使用的排他权、自由转让权以及收益的享有权,从而保证产权主体在市场交易中的责、权、利的统一,进而增加交易的确定性,同时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很多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在生态资源产权界定、流转、收益处分等方面,仍然存在产权归属不明晰、产权保护不严格、生产经营自主权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强健全长效机制改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