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他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选矿专业。毕业后,他不远千里来到拉萨,作为技术员参与了华泰龙公司甲玛项目一期工程基建及调试工作。
他,就是2018年度“西藏工匠”解钊。
十年间,解钊经历了公司选厂达产到超产的过程。他一直致力于选矿工艺设备的改进完善,负责或参与甲玛铜多金属铜钼分离关键技术、选矿技术集成优化等多项科研应用工作。
如今,他已成长为公司选矿一厂厂长,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
回想起铜钼分离项目的攻关经历,解钊有些感慨。“2011年我去集团下属的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实习了8个月,在实验室和现场做相关实验。2012年,我们公司筹建了铜钼分离攻关小组,进行了矿性采集、整机试验研究。2012年底,我又去集团下属的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后来又去了江西德兴铜矿。我们学习了人家的相关技术,参照人家的工艺流程、药剂制度,根据我们自己的矿性,设计了符合本公司矿性特点的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2013年2月份又对技术进行了改进,7月份在当时的矿性下实现了铜钼分离,此项成果获得了中国黄金协会评审专家团‘国内领先水平’的称号。”解钊说。
然而,2015年,因矿泥含量加重等原因,原有的铜钼分离技术不能持续生产出铜粉、钼粉等产品,被叫停。后虽经过不懈地努力改进,也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在困难面前,解钊与其所在科研团队成员并没有放弃,于2017年和长春黄金研究院铜钼分离攻关优秀团队一起重新优化分离流程,实现了复杂矿性下铜钼分离的连续稳定生产。目前,此板块年盈利3000万元。
钢胶复合衬板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山一段闭路磨矿中的成功应用,也是解钊最近几年主导研究获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通过对2013至2015年影响球磨机运转率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解钊和选矿一厂其他科研人员发现,衬板使用情况是影响球磨机运转率的关键因素,而原有的锰钢衬板由于重量大、成本高、安装初期生产能力低等诸多缺陷,已不能满足要求。
解钊率科研团队充分分析了钢胶复合衬板的整体重量轻、耐磨度好、密封性好等多重优势及一些劣势,扬长避短,制订相应方案,开展三维建模、数据模拟、现场安装运行和应用改进工作,各项技术指标均已达标。
截至2017年底,改进后的钢胶复合衬板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山一段闭路磨矿中的应用,已为公司新增产值3948万元,新增利税1658万元,增收(节资)4154万元。此外,还为公司年节约钢材244吨,年减少碳排放605.619吨。
“围绕现场生产的连续稳定和技术提升,不间断学习,加强自我提升。不回避现场暴露出的问题,依靠课题组织大家伙群策群力、继续攻关。此外,我觉得‘躲’在一个山沟里,闭门造车,技术的提升空间永远是有限的,还要通过公司这个平台与外面的科研单位多交流、多合作,实现共同提升、共赢。”谈及如何进一步发扬技能人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解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