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祎是天津益清(北京)律师事务所的专职律师。为了支援祖国的西部法治建设,推进西藏法治现代化进程,2017年7月,张祎选择做一名“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到西藏工作。
援藏第一年,张祎在日喀则市萨迦县工作。第二年,张祎来到了拉萨市达孜区。
“初上高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苦中作乐。”张祎说,艰苦的生活就是一种磨炼。
“普法宣传和法治讲座,它的意义在于启发民智,在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为此,张祎下牧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行普法宣传及讲座,发放便民联系卡。
他手机24小时不关机,随时接受群众电话咨询,针对干群关心的问题、时下热点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和支持配合下,张祎为萨迦县法律援助中心建立了法律援助的接待制度、归档制度及与法院建立速调对接制度。
到达孜区后,为了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他紧密联系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援助工作程序规定。目前,这本小册子已经成为达孜区“七五”普法的宣传手册。
在达孜区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主持参与各类普法宣传20余次,受益人数达3万余人;法治讲座10余次,受益人数3000余人;接待群众咨询360余人次,代写各类法律文书80余份。
代理案件,以最小的成本为当事人解决最大问题。自执业以来,张祎始终坚持“以最小的成本为当事人解决最大问题”为理念,捍卫公平与正义,为当事人尽心尽力。
在达孜区,张祎已办结法律援助案件49起,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190余万元;多次协助达孜区政府处理多年久拖不决的信访案件,使20余人受益,涉案金额达30余万元。
2018年3月到12月,张某的岳父梁某在西藏某公司承建的S5线工地受伤住院治疗,后经司法鉴定为十级伤残,双方就赔偿问题经多次协商无果,张某执意要通过信访途径解决此案,因为张某认为诉讼周期长且麻烦。张祎听完张某的诉求后,主动表示可以无偿为其提供法律帮助。
在张祎的劝说下,张某表示同意诉讼解决。张祎代书诉状并收取了张某替其岳父代为申请的法律援助材料。此案到法院后,在案件承办法官和张祎的共同努力下,最终调解结案,张某的岳父共计拿到各项赔偿12万余元。
有了这次劝诉的成功经历,达孜区一有涉诉涉访案件,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张祎律师。截至目前,张祎已经成功解决10多起类似案件。“虽然我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这说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张祎说,“助人者助己,我觉得法律援助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