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新闻热评
盘活农村资源 培育富民产业
2019年05月31日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

“我区克服缺体系支撑、缺人才队伍、缺成熟经验等困难,取得农村改革突破进展,承包地确权比全国用时少3年,追上全国步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全国同步启动,赶上全国节奏。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中央与各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一直以来,我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工作,始终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盯农村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先后出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擘起农牧业发展、农牧区美丽富裕的未来蓝图,推动农村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据了解到,全区7个市地、63个县区、512个乡镇开展了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实现有耕地县乡全覆盖,承包耕地农户全覆盖。目前,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西藏第一张集体经济组织“身份证”

2018年11月1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向全国10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颁发证书。我区拉萨市曲水县才纳乡才纳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拉珍作为西藏代表领取我区第一张集体经济组织“身份证”。

2016年,曲水县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单位,才纳村作为曲水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自改革工作启动以来,才纳村动员全村上下力量,通过清资产、定成员、量份额、建组织、赋权能、谋发展,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全面完成全村1个村级、8个组级共9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份合作制改革,清查出1.8亿元经营性资产,界定集体成员2290人,实设才纳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制定相关办法落实村民对村集体资产占有、收益、有偿退出、抵押、担保、继承六项权能。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村集体资产,实现年收入200多万元。

这项改革,为才纳村及其群众带来了诸多好处。不仅摸清了才纳村的“家底”,为盘活利用集体资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集体资产分股合心、联股联心,使村民与集体资产的关系由过去“看得到、算不清、管不了”转化为“既当家、又监管、还分红”,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改革赋予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和市场主体地位,为本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市场、更好地创业发展提供了“身份证”,进而构建了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新型关系,创新了乡村治理机制,为全区扩面推进改革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截至目前,全区清产核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林芝市巴宜区的67个村已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正在进行全面整改、充实工作,80%的村已完成整改工作,剩余的村正在全面整改。

农牧区改革的“排头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治区级农村改革试验区阿里地区改则县物玛乡抢古村党支部书记尼玛顿珠就是这样一位致富带头人。4年前的抢古村是一个纯牧区村落,牧民收入单一,贫富差距大。当时,阿里地区开展牧区改革试点工作,改则县组织村干部前往那曲双湖、班戈等牧区参观。“看到班戈、双湖的变化,心里触动很大,决定要带动群众致富。”尼玛顿珠说。

因此,当改革调研组来到抢古村时,尼玛顿珠就强烈要求把改革试点放在抢古村,他将有信心带领村干部搞活村集体经济,让牧民一起富起来。 2015年底,抢古村牧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立,71户256名群众加入,占全村人数的85%以上。在2017年,抢古村的牧业改革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全村入社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余元,全村21名孤寡老人每人分红4288元,74名在校生每人分红1150元。2018年,各项产业总收入339万多元。尼玛顿珠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成为我区牧区改革的“排头兵”。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家庭农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其在农业农村改革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经营。2018年底,已发展家庭农场138个,合作社8364个,龙头企业144个。

此外,我区还统筹推进农牧区各项改革,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整合米林农场、察隅农场、易贡茶场3家农场,推进成立林芝市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完成集体林地勘界52.6万亩,发放林权类不动产证书161本;曲水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等等。

让农牧业更强农牧民更富农牧区更美

“下一步,我区将持续全面深化农牧区改革,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红利,继续做好‘1+6’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农牧业更强、农牧民更富、农牧区更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开展承包地确权登记“回头看”,推进承包地确权登记后续完善工作。推进草原承包经营,扩大确权颁证登记试点。全面推进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健全承包土地合同管理、经营权流转管理、权属登记管理等制度,推进土地承包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促进承包地确权成果活化应用,在土地经营权流转、登记变更、抵押担保、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是2019年必须完成的农村改革硬任务,10月底前,将基本完成74个县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根据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进度,还将压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科学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组建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

继续加强对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指导,因地制宜拓展试验任务,在“扩面、提速、集成”上下功夫,提炼总结改革经验,按照方案继续做好改则县、卡若区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适时进行督导检查。做好曲水县国家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