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惠民补贴大幅增加,涉及领域越来越广、资金数额越来越大,党的惠民政策遍及千家万户。
每项补贴资金从发放到领取大致都要经过八九个环节。这种分散的资金管理和支付方式,催生了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改革。“一卡通”的实行,使从制度上预防和遏制惠民资金管理中的腐败问题成为了可能,一条快捷、便利、安全、及时的财政补贴资金发放“阳光通道”,确保了惠民政策执行不留死角。
虽然“一卡通”存在种种优势,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清醒认识到“一卡通”并不是万能的。从我国东中部实行惠民资金“一卡通”的地区可以看到,惠民资金“一卡通”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偏远地区群众取款难,成本增加;口径不一,造成该享受的未享受、不该享受的违规享受,该发放的未发放、不该发放的超标准超范围发放等;统计信息不准确,导致资金到不了账,“一卡通”最后“通”不了。
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改革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真正让“一卡通”成为连通党委、政府与各族群众的“连心卡”,成为各族群众感党恩、念党情的“明白卡”,成为惠及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的“幸福卡”,各项财政惠民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发放,就应遵循“补贴政策不变,资金分配权限不变,部门职责不变”的原则,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规范快捷的发放机制和严明有效的监督机制,做到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手续简便、公开公正。要将各项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渠道集中整合,统一管理和发放。
各级各部门要在政治站位上精准用力,刻不容缓斩断伸向“惠民补贴奶酪的黑手”,确保财政惠民补贴资金发放风清气正。特别是要围绕“一卡通”发放、管理和使用不规范问题,着力发现和整治党员干部私自保管代管、违规收卡借卡,甚至扣留扣压群众“一卡通”等问题;围绕惠民惠农政策、资金落实不到位问题,着力发现和整治惠民惠农政策宣传解读和资金发放情况公开不到位的问题;围绕惠民惠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整治党员干部利用“一卡通”“雁过拔毛”、滞留克扣,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