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电子商务进农村扶贫工作综述

时间:2017年02月16日 来源:山南网 作者:

背景色:

有着“藏南谷地、西藏粮仓”之称的山南,气候独特,孕育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农产品、特色商品,2016年开始,我市搭上潮流快车,着手在贡嘎、扎囊、洛扎县探索实施了4个电商项目,将本地的特色农牧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物流进村商品“走出去”不是梦

近年来,物流业越加火热,西藏的人民日益高涨的消费能力,让不少企业看上了这块宝地,将进军的步伐迈向高原圣地。而我市也乘着这趟快车,开始进军电商行业。

“我们同内地的物流、快递业合作,特色产品就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说起“电商”,贡嘎县商务局长夏恒有着说不完的话。

有了规划,有了利益,贡嘎县和电商企业一拍即合,协商供销、邮政、快递等物流配送资源,借助现有的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立以县级物流中心为龙头、乡(镇)物流分中心为骨干、村级服务站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全网络配送。

县城是物流连接的命脉,贡嘎县商务局安排了647万元改扩建国合联营公司旧仓库,形成了1365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中心广场,物流分拨仓库占了818平方米。

截至2016年年底,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成,预计今年6月全面建成投运。

“该中心建成后,我们将邀请邮政和其他第三方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后,全县物流网络中心节点便形成,贡嘎的特色产品走出去就不是问题了!”夏恒介绍说。

电商平台让特色产品热卖

物流产业的进驻为我市农产品走出家门创造了机会,如果能将网络和物流产业相结合,买家可以通过网络强大的搜索引擎进行商品搜索,物流运输部门再进行送货上门服务,岂不美哉?

于是,贡嘎县又开始了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

贡嘎县商务局经过走访、调查、了解,最后选定同北京神州买卖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

“他们在国内同60余个县都有合作,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市场资源,相信我们的合作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贡嘎县政府办主任普布次仁说。

平台搭建好后将会有更多人可以通过网上看到特色产品并进行下单购买。

为此,贡嘎县开始了县域及周边特色农产品的收集,利用“农产品信息资料库”将这些产品进行分类整理,并在品牌挖掘、营销策划、设计包装等手段上下功夫,培育形成2——3个知名品牌,在全网络推广和营销。

截至去年底,昌果红土豆、杰德秀氆氇、朗杰学民族手工业铜器、藏承堂系列饮品等贡嘎特色农产品已经利用“淘宝贡嘎特色馆”、“神州超买网贡嘎站”等平台上线试销售,上线销售总额达23.8万元。

“在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神州买卖提电子商务公司还出资在昌果乡收购了5万公斤红土豆,并通过统一品牌包装、精心策划广告、开展促销活动等方式,打网络营销战,我们的红土豆还获得了热卖呢!”夏恒开心地说。

多县合力电商走进新时代

电商平台已初步形成,但要让群众接受“看不见的”互联网消费、销售,非一朝一夕之事。

——2016年,贡嘎县开展了10期电子商务专项培训,向农牧民群众传授“如何在网上购物”、“如何在淘宝开店和销售商品”等基础知识。

——计划通过贡嘎中学、贡嘎实验中学的计算机课集中开展电子商务培训,让‘学生先学,再由学生教家长’,以此促进贡嘎电商良好氛围的形成。”

——成立了一套集“政务、商务、服务”功能于一体,集电商政策资讯、统计分析、商品交易系统于一体的县域电商对外流量入口和中心数据库。

这便是贡嘎县的“雪域之窗”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已初步上线运行,数据开发由北京神州买卖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现也已初步完成。

同贡嘎县一样,洛扎县借助扶贫开发公司的平台,开办了扶贫超市,对全县所有农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实行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销售,并在县域范围内建设农村电商平台,让本县农特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在“邮乐购”电商平台、“天上西藏”微商平台进行销售;

去年9月,山南市邮政局还为洛扎县扶贫开发公司提供了价值约3万元的电脑等电商设备,并将洛扎县的塞卡古托粉丝、拉康松茸等特产上线销售,已售出的50斤松茸销售额达5万元……

将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积极探索实施电商项目建设,通过电商平台,我市将松茸、藏香等本地特色农牧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销售额达254.6万元,创收47.5万元,带动88名贫困人口脱贫,人均增收5400元。

新的平台,新的思路,新的起点。展望未来,电商事业将为全市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