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廷安班”:对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英雄班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由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著的报告文学影响了数代中国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有这样一群“最可爱的人”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为了保卫祖国、抵御外敌的侵略,血染高原大地,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印度独立后,利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中印边界问题,不断在边境上制造纠纷。1959年西藏平叛改革期间,不惜以武装蚕食、入侵手段改变边界现状,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数十人。我国政府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屡次提出和平解决边界争端建议,却屡遭印度政府拒绝,中国边防部队被迫于1962年冬季进行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
1962年10月20日7时30分,我边防部队发起了克节朗反击作战。西藏军区原步兵一五五团一营二连六班,是二连选定的尖刀班,共产党员阳廷安担任该班班长,在攻坚中担任先锋任务,负责收复卡龙据点。7时42分,阳廷安所在的六班,在二排长帅全兴的带领下,仅用3分钟就突破印军前沿,直插印军地堡群。阳廷安带着战士逐堡攻击,约半小时攻克印军18座地堡,无一伤亡。连长高友贵决定乘胜发展进攻,全歼盘踞在卡龙的印军,遂令各排向纵深猛插。接到命令,阳廷安对六班战士们说:“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冲,杀进去!”
阳廷安带着六班战士勇猛地向入侵的印军纵深冲击,扫射印军地堡,在冲过一根横卧于地的树干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壮烈牺牲。跟在他身后的战士徐瑞卿,匍匐到阳廷安身边喊“班长”,阳廷安再也不能回答他。徐瑞卿含着泪,端枪向印军射击,被子弹击中牺牲。战友的鲜血,如同在战士们燃烧的战斗精神之焰上泼上了油。六班副班长曾祥智悲愤地喊:“从现在开始,六班听我指挥,为班长报仇!”他带着杨秀洲、李世明、刘汉彬向印军射击,接连夺下7座地堡。当六班通过石涯下的通道时,曾祥智被印军炮弹炸伤。杨秀洲立即给曾祥智包扎,曾祥智一息尚存,抬手指向前方,示意杨秀洲继续战斗,这是副班长下达的最后一道、也是无声的命令。杨秀洲转身大声对战士李世明和刘汉彬说:“现在听我指挥,敲掉前面的地堡!”
李世明摸近了地堡,准备将手榴弹塞入地堡时,被右边的敌人射中,光荣牺牲。随后,杨秀洲、颜瑞成、何德忠也先后中弹牺牲。此时,六班仅剩新战士刘汉彬一人。他孤身一人继续与敌人战斗,看到五班的战友冲上来后,加入了五班行列,直至收复卡龙据点。这次战斗中,在五班协同下,六班8名勇士前仆后继,共攻克地堡27个,击毙印军55名,缴获火炮3门、枪支39把,为驱逐入侵卡龙的印军第七旅打开了大门。战后,西藏军区为阳廷安追记一等战功。1963年3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西藏军区原步兵一五五团一营二连六班“阳廷安班”英雄称号。
正是有“阳廷安班”这样许多英雄烈士流血的牺牲,才换来了对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这场边境反击战大涨了中国的国威、提升了中国军队在世界的地位,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尊严。毛泽东主席给予了高度肯定,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边境五十年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