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9月的年楚河谷辽阔无垠,金灿灿的青稞地,风吹麦浪滚,一片丰收的景象。沿着日江公路一路向南,记者来到白朗县巴扎乡恰仓村曲珍家。
“我们家是2016年脱贫的,妹妹一个月收入有5000多,我和老公在村集体的温室大棚工作,一年除了工资收入、青稞收入,还有村集体分红,如今还住着政府盖的安居工程两层楼房。”曲珍一边给记者讲述着现在的美好生活,一边给我们分享她今年亲手栽种的西瓜,每每想到此,曲珍总是会情不自禁地露出幸福的微笑。
加强领导——壮大脱贫致富主体经济
走进白朗县联户增收示范点,巴扎乡恰仓村党支部书记扎西正在给肉羊喂饲草,他说:“我们村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建立起了村民入股合作社,目前合作社通过肉羊养殖、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和联合收割机等渠道增收村集体经济,帮助百姓脱贫致富。”
同行的脱贫指挥专家感叹道:“这才是真正的农村,有牛、有羊、有农田,还有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这些都离不开村里的带头人。”
近年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政府主抓责任,成立了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机构,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立下军令状,构筑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为了不断壮大专班队伍,日喀则市委、市政府按照“固定一班人、形成一盘棋、唱齐一个调、拧成一股绳、决战干到底”的要求,全面加强市、县区、乡镇、村(居)脱贫攻坚专班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11个专项小组”近100人的全脱产工作专班,县区专职干部达到20人以上,乡镇专职干部达到5人以上,村(居)“两委”班子力量进一步充实。
凝心聚力——增强脱贫致富合力
曲珍的妹妹云丹卓玛今年21岁,如今得到政府的帮助,在一家国有企业上班,周末还能回家帮助姐姐干些家务,她说:“以前找的工作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资低,周末也没休息时间,如今这份工作真好,感谢政府。”
自启动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结对帮扶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合力。据统计,日喀则市106家定点扶贫单位3.4万多名党员干部,累计开展惠民政策宣讲6.04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4万份,为民办好事1.79万件,解决就业0.4万人,促进劳务输出1.48万人次,慰问及帮扶资金达到4500万余元;160个帮扶企业,在贫困地区大力修建基础设施、民房改造、助学助残、就医就业等,投入帮扶资金6300多万元,受益群众2.2万人。
与此同时,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加大援藏扶贫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和深化对口援藏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了一大批援藏扶贫项目。今年,日喀则市与山东省初步制订了《新时代深化鲁藏合作和对口支援日喀则行动方案(2018—2020年)》,申报脱贫攻坚项目15个,资金11.2亿元;上海市安排计划外援藏资金1亿元,用于边境小康村扶贫产业发展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工程建设;黑龙江省利用2018年新增资金1911万元,集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吉林省计划在2018年—2020年期间实施教育、医疗资源惠远工程。
突出重点——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在江孜县青稞种植示范区,全村百姓正在集体收割老书记洛桑云旦家的青稞。洛桑云旦兴奋地说道:“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产量增加了不少,这不仅因为今年风调雨顺,还因为政府给了我们新的良种。”
脱贫攻坚事关全局,产业扶贫首当其冲。为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坚持从工作布局、力量配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向产业发展聚焦,按照“有好的市场前景、有好的经营主体、有好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好的科技支撑”四要素要求,层层筛选论证扶贫产业项目,重点扶持发展青稞、蔬菜、油菜、岗巴羊、霍尔巴羊、牦牛、奶牛、养猪、藏鸡和饲草等特色扶贫产业。目前,开工建设288个产业扶贫项目,完工138个,完成投资42.59亿元,8.3万贫困人口受益;饲草、蔬菜、亚东鲑鱼等种植养殖基地初具规模,珠峰岗巴羊、霍尔巴羊核心区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有序推进,牦牛、藏鸡、藏香猪等特色养殖逐步壮大。
要想发展产业,必须建好基础设施。近年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统筹行业资源,大力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重点解决通路、通电、通讯、安全饮水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下拨脱贫攻坚专项资金6.6亿元,安排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067个,有效解决了全市安全饮水问题。
精准施策——推进脱贫攻坚进程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市2017年底动态调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8.79万人,深度贫困县区为12个,深度贫困乡镇为106个,深度贫困村居为812个。因此,我们的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日喀则市脱贫攻坚指挥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道。
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役,必须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变粗放扶贫为精准扶贫。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在资金使用上坚持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打破传统行业部门资金使用方式。截至目前,已统筹整合中央、自治区及市级涉农资金103.75亿元,其中市本级整合资金4.24亿元,扶贫产业项目融资规模达到11.63亿元,基建等扶贫项目融资达到50.99亿元,建档立卡到户贷款余额达到7.88亿元。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灾后重建、边境小康村规划建设等相结合。据了解,日喀则市已累计到位易地扶贫搬迁资金41.29亿元,完成16454户67859人住房建设,9364户37493人喜迁新居。
核心提示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日喀则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据统计,日喀则市2016年—2017年共实现85192人脱贫,512个贫困村退出。其中,2016年实现44419人脱贫,234个贫困村退出,亚东县顺利摘帽;2017年实现40773人脱贫,278个贫困村退出,白朗、聂拉木、定结、康马、吉隆5县顺利摘帽,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