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
西藏日报记者 文凤 实习生 丹曲
春天来了,夏天还会远吗?现在“刮油燃脂”正当时!最近,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国家喊你来减肥”,并非空穴来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用了7分钟时间谈体重管理,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
4月1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将正式开诊,门诊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上午。
在高原上,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将成为健康干预的“前沿阵地”,医生会根据就诊人的实际情况,由内分泌科、营养科、普通外科、神经内科、消化科、中医科等科室联合出诊,从中医体质辨识、药物治疗、运动指导、营养干预等多维度定制“减重方案”,帮助大体重人群完成“健康蜕变”。
对于“什么样的人群需要减重”这个问题,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医师次仁旺姆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建议大家为了健康一定要先作评估,再遵医嘱减重。比如,有的人体重和BMI都不高,但就诊后医生却给出肥胖的结论。”次仁旺姆解释道,平时大家主要靠体重数字来判断胖瘦,这其实并不准确,BMI和体脂率都是重要参考。“体脂率30.6%代表100斤有30.6斤脂肪,这项数据偏高,意味着体内脂肪偏多,需要减脂。”
那么,该门诊就诊的流程是怎么样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吕雪梅告诉记者,就诊人首先是去自助检测区,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了解就诊人身体的各项指标,并通过体质指数BMI、基础代谢率、体脂率等数据判断是否肥胖。再填写两份问卷,分别是焦虑抑郁情绪测定和日常生活习惯调查,涉及饮食、运动、情绪等多方面。“焦虑、熬夜、饮食不规律等都是导致肥胖的潜在因素。”吕雪梅说,人体成分分析测试报告和问卷,就像一次“摸底”考试,让医生对就诊者有最基本的了解,以便更好地“对症下药”。“体重管理不是单打独斗,每位医生都是就诊人的‘体重把关人’。”吕雪梅举例说,比如门诊医生会要求就诊人定期复诊并监测体重变化;中医会根据舌苔脉象,开出药方;康复治疗师会定制个性化运动方案。
出诊信息
门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门诊地点:门诊二楼体重管理门诊
挂号科室:内科—体重管理门诊
出诊医师:吕雪梅 次仁旺姆 洛桑卓玛
吕雪梅,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肥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对代谢综合征、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次仁旺姆,硕士研究生,住院医师,2024年前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肥胖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
洛桑卓玛,临床营养师,毕业后长期从事临床营养相关工作,擅长个性化饮食设计、营养评估与干预、体重管理等临床营养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