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挂牌
12月25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的西藏大学“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挂牌。自治区人民政府孟德利副主席出席仪式,并为“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揭牌。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区发改委、教育厅、财政厅、科技厅、卫生厅、工信厅、区藏语委办、西藏日报社、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拉萨市发改委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出席仪式。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建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而提出建设的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创新发展、建立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建立创新平台的高效运行机制、加速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成立,为我区藏文信息化的发展搭建了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为藏文信息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必将推动我区藏文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为传承、保护和发展藏民族优秀文化,促进西藏信息化的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我校就开始从事藏文信息技术研究工作,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藏语言文学两个自治区重点学科,2006年成立了藏文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藏文信息技术研究工作不断深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的成果,2007年研究中心被教育部批准成为“藏文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10年被自治区发改委批准成为“西藏藏文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今年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批准成为“藏文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西藏大学高度重视藏文信息化的研发工作,从人才、物力、财力各方面对藏文信息化研发提供了大力支持。目前,研究中心紧紧围绕藏文信息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藏文发祥地的优势和人才优势,借鉴中文信息处理技术,集中力量,联合攻关,结合我国藏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凝练出藏文自然语言处理、藏文模式识别技术、藏文数字媒体技术、藏文信息安全技术、藏文嵌入式技术五个研究方向,开展了藏文信息技术标准研究、软件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研究中心承担了科技部973前期研究专项、科技部863项目、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软件开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1项,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百余篇科研论文,其中30余篇发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科研经费已达2600多万元,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多民族相结合、老中青相结合,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科研创新团队,2009年该团队被评为“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创新团队。
工程研究中心注重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所承担的西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项目——藏文软件推广应用项目,将研发的藏文软件推广应用到区直、市直及全区74个县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并培训信息技术人员1000余人,赠送藏文软件21000余套,在藏族地区办公、出版和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效显著。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3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藏文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工作总结报告会”,会议对藏文软件的推广应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面向未来,研究中心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西藏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抓住西藏自治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规划、“211工程”建设及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工作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藏文发祥地优势和人才优势,紧密围绕中央关于西藏发展的“六个重要”的战略地位定位,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借外力,用内力,重合力,争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大成果”,科研项目上取得“大突破”。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大力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争取取得“大效益”。力争实现“在藏文信息化研究方面成为世界屋脊,成为珠穆朗玛;在藏文信息化建设方面成为先行者、引领者”的发展目标,为西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