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诚信政府建设年 “八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24年诚信政府建设年“八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和依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中办发〔2022〕2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76号)精神,落细落实自治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诚信政府建设年部署,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和导向作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诚信政府,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本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出台总体考虑
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是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社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
深入开展诚信政府建设,有利于推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全面建成,重点领域信用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有利于探索创新助企惠民“信用+”应用场景;有利于解决招商引资政策不兑现、招标投标监管不公正、政务信息不公开等问题。同时形成更多原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经验,推动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持续稳步提升。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内容共包括八个部分。主要包括开展整治政策未兑现、招商引资守信践诺、强化招投标领域监管、提升“信易贷”融资、健全政务信用信息、提升政务服务、公务员诚信建设、政务失信惩戒等专项行动。
(一)开展整治政策未兑现专项行动。主要是定期梳理经营主体提出的未兑现线索,建立台账,动态清零;对因政府失信给经营主体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二)开展招商引资守信践诺专项行动。主要是开展招商引资涉税问题规范工作,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开设举报专线,解决“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
(三)开展强化招投标领域监管专项行动。主要是推广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及时公开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信用及动态监管;总结“智能化施工招投标”做法,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确保招标投标公平公正;建立健全对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动态量化监管标准体系,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
(四)开展提升“信易贷”融资专项行动。主要是加强自治区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设,联通全国“信易贷”平台、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地方征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利用信用数据,创新信用融资服务和产品,促进信用应用场景创新。
(五)开展健全政务信用信息专项行动。主要是建立政务领域信用档案,重点记录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履约践诺等信息,以及违约失信方面行政处罚、司法判决等信息,并对信息质量进行通报;加强信用修复结果互认,为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提供便利;发挥“信用中国(西藏)”网站“政府违约失信投诉”专栏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六)开展提升政务服务专项行动。主要是加强政策文件公开,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任务;制定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意见,编制“不罚清单”和“轻罚清单”,实施分级分类信用监管。
(七)开展公务员诚信建设专项行动。主要是推广学习信用案例,开展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开展公职人员“老赖”行为整治,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八)开展政务失信惩戒专项行动。主要是针对因政务失信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要进行说明并限期整改;因影响程度不同,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创新举措
(一)强化政策指引。《实施方案》的发布,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信用体系建设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精炼提出“八大专项行动”的具体工作内容,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强化信用监管。《实施方案》提出建立健全对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动态量化监管标准体系,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全区工程建设全面推行不见面开标,减少人为干预和评审专家人为接触。
(三)强化信用应用。《实施方案》提出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强信用修复协同联动互认;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公共信用信息、市场信用信息和内部信息资源,建立更多“信用+”应用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助力解决市场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