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开展2011年全区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实施意见 | ||
索引号 | 000014349/2011-00290 | 文 号 | 藏政办发〔2011〕40号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 发布日期 | 2011-05-16 10:45:00 |
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2011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2011〕13号)精神,抓好我区全年粮食稳定增产工作,确保粮食特别是青稞产量稳定增产,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开展2011年全区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及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国办发〔2011〕13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坚定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目标不动摇,坚定抓工作落实的劲头不放松,以粮食主产县为重点,以提高单产为突破口,以推广优良品种、新技术等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认真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和项目,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强化措施到位,千方百计促进粮食稳定增产。
(二)目标任务。2011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其中青稞种植面积17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其中青稞产量达到62万吨以上;继续实施粮油单产行动计划,粮食亩产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3公斤以上。
二、重点措施
(三)落实播种面积。要利用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和粮食价格较好的有利条件,引导和鼓励农民多种粮、种好粮;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耕地数量,严格控制征占耕地总规模,切实落实“占一补一”规定,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耕地质量。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的前提下积极推进规模化种植,提高种粮规模化水平。在劳务输出较多的地区,要通过代耕、代种等方式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种足种满,杜绝耕地撂荒。在有复种条件的地区,要改革耕作模式,提高复种指数,尤其要引导农民扩大青稞种植面积。今年全区共安排各种粮食补贴资金22363万元、化肥补贴资金10000万元。通过各种补贴政策的实施,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40万亩以上,特别是要保证青稞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总面积的70%以上。
(四)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抓住机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今年除对一些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外,还将对12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3个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进行投资建设,计划投资11600万元。
要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制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要求,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今年安排23个农业综合开发县,投资33439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和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45.52万亩,其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3个,建设面积15.2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2.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96万亩)。
(五)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工作。要加大投入,创新思路,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向纵深发展。今年自治区将继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增产潜力较大的35个粮食主产县开展高产创建和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高产创建示范面积70万亩,比去年扩大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面积26万亩,比去年增加6万亩。各地(市)要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地建设好千亩连片示范区,促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服务的推广应用,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土地产出率。
(六)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和农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为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步伐,今年将落实良种繁育和推广经费2300余万元,用于11.642万亩麦类作物良种繁殖基地、0.2万亩油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226万亩良种推广补贴。各地(市)要按照自治区的品种推介制度,加大主导品种的推广力度,加快粮食作物大田良种推广步伐,千方百计提高种子质量和统供率。同时,坚持防控工作“监测先行”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和防控,积极探索和建立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推行全程承包模式,提高植保技术水平和防治效果,把农业有害生物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七)大力开展科技指导服务。要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增产增效和防灾减灾技术,做好重要季节、重要环节科技服务工作。农牧部门要组织制定粮食增产技术方案。科技部门要组织开展技术人员和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承包与服务工作;在春耕春播、田间管理、“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科技服务大会战,动员农业科研、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和基层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紧紧抓住主产区、主导品种和关键技术,蹲点包片,搞好科技指导服务。为做好技术承包服务工作,今年全区新增科技特派员500名,着力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今年全区70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全部实行技术承包,通过技术入村入户、专家进门指导、举办技术培训班、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形式,把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八)全力抓好农资供应和市场监管。搞好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调运和储备,保障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物资供应。重点抓好化肥、农药的调运,青稞种子的调剂,确保生产资料及时到位。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农资质量大检查活动,维护农民利益。
(九)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和“减灾就是增产增效”的理念,重点突出防抗旱工作,坚持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提早做好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充分发挥防汛抗旱专业服务队伍和群众服务组织的作用。强化抗灾政策支持,加强分类指导,大力推进科学抗灾,指导农民因时、因地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及时搞好种子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帮助农民搞好生产恢复。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强化各级政府责任。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巩固和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打好政策、科技、项目和群众的“组合拳”,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粮食特别是青稞生产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谋划全局掌握主动、为农牧民持续增收夯实基础,为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创建良好的物质条件,促进社会局势长治久安。要认真按照国办发〔2011〕13号文件要求,切实落实好“粮袋子”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坚持领导粮食生产联系点制度,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分工包片到县(市、区)、乡(镇)。要把农业和粮食生产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形成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工作格局。
(十一)加强部门协同配合。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实施工作,切实把此项工作作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粮食特别是青稞生产安全、调动农牧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取得实效。
(十二)加强督导检查。各地(市)要建立相应的督导制度,及时帮助基层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粮食稳定增产行动顺利开展;要在关键时节组织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督导和服务,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要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把粮食稳定增产行动措施落实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等纳入考核内容,作为年终考核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实绩的重要指标。
(十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市)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现场观摩等形式,大力宣传和学习借鉴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措施、好典型,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粮食增产行动的良好氛围。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是否显示作废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