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 题 |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项目事项 | ||
| 索引号 | 000014349/2016-00105 | 文 号 | |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 2016-11-24 09:49:00 |
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行政权力和责任清单项目事项
(目录,67项)
| 职权类别及数量 | 序号 | 职权名称 | 子项数量 | 备注 |
| 行政许可(9项) | 1 | 劳务派遣业务经营许可 | ||
| 2 | 企业特殊工时审批 | |||
| 3 | 外国人就业许可 | |||
| 4 |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设立、分设、合并、变更、终止审批 | |||
| 5 | 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中外合资(合作)职业介绍机构审批 | 2项 | ||
| 6 | 列入政府管理范围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审批 | |||
| 7 |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设立审批 | |||
| 8 | 技工学校设立审批 | |||
| 9 | 中外合作职业培训机构的设立、分立、合并、变更、终止及聘任校长或主要行政责任人审批 | |||
| 行政处罚(42项) | 10 | 对用人单位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处罚 | ||
| 11 | 对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处罚 | |||
| 12 | 对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处罚 | |||
| 13 | 对违反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的处罚 | |||
| 14 | 对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按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事实真相;出具伪证或隐匿、毁灭证据;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的处罚 | |||
| 15 | 对职业中介机构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处罚 | |||
| 16 | 对违反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处罚 | |||
| 17 | 对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处罚 | |||
| 18 | 对违法使用童工的处罚 | |||
| 19 | 对缴费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未按照规定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的处罚 | |||
| 20 | 对缴费单位伪造、变造社会保险登记证,未按规定从缴费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未按规定向职工公布本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情况的处罚 | |||
| 21 | 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等社会保险服务机构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处罚 | |||
| 22 | 对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处罚 | |||
| 23 | 对缴费单位因伪造、变造、故意毁灭有关帐册、材料造成社会保险费迟延缴纳;因不设帐册造成社会保险费迟延缴纳等行为的处罚 | |||
| 24 | 对单位、个人挪用失业保险基金的处罚 | |||
| 25 | 对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罚 | |||
| 26 | 对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拒不协助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事故进行调查核实的处罚 | |||
| 27 | 对违反规定,用人单位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标准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员的,以及向应聘者收取费用或采取欺诈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处罚 | |||
| 28 | 对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待遇领取资格后本人或他人继续领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处罚 | |||
| 29 | 对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处罚 | |||
| 30 | 对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处罚 | |||
| 31 | 对职业中介机构发布的就业信息中包含歧视性内容;介绍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就业;为无合法身份证件的劳动者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介绍劳动者从事法律法规禁止从事的职业;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方式进行职业中介活动等行为的处罚 | |||
| 32 | 对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未建立服务台账,或虽建立服务台账但未记录服务对象、服务过程、服务结果和收费情况的处罚 | |||
| 33 | 对违反规定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筹备设立期间招收学生的处罚 | |||
| 34 | 对违反规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擅自扩大许可业务范围、不依法接受检查或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等手续的处罚 | |||
| 35 | 对劳动能力鉴定组织或个人提供虚假鉴定意见的;提供虚假诊断证明的;收受当事人财物的处罚 | |||
| 36 | 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违反规定,发布虚假招生简章、骗取钱财的处罚 | |||
| 37 | 对违反规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出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处罚 | |||
| 38 | 对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在职业中介服务不成功后未向劳动者退还所收取的中介服务费的处罚 | |||
| 39 | 对不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骗取失业保险金和其他失业保险待遇的处罚 | |||
| 40 | 对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处罚 | |||
| 41 | 对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的处罚 | |||
| 42 | 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者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外合作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 |||
| 43 | 对中外合作办学者虚假出资或者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立后抽逃出资的处罚 | |||
| 44 | 对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时违反规定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的处罚 | |||
| 45 | 对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提供虚假招聘信息、发布虚假招聘广告,招用无合法身份证件的人员,以招用人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处罚 | |||
| 46 | 对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规定未明示职业中介许可证、监督电话的处罚 | |||
| 47 | 对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处罚 | |||
| 48 | 对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处罚 | |||
| 49 | 对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或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处罚 | |||
| 50 | 对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处罚 | |||
| 51 | 对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证件;以担保或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在解除或终止合同时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处罚 | |||
| 行政强制(1项) | 52 | 监督检查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时,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予以封存 | ||
| 行政征收(1项) | 53 | 自治区本级各项社会保险费征收 | ||
| 行政给付(2项) | 54 | 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去世一次性抚恤金及丧葬费支付 | ||
| 55 | 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待遇核定、计发 | 5项 | ||
| 行政检查(2项) | 56 | 劳动保障执法监督检查 | ||
| 57 | 社会保险稽核 | |||
| 行政确认(5项) | 58 | 工伤认定 | ||
| 59 | 本级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核定 | |||
| 60 | 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登记 | |||
| 61 | 工伤保险费率审定 | |||
| 62 | 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核发 | |||
| 行政裁决(1项) | 63 | 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 | ||
| 其他类(4项) | 64 | 人事考试应试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理 | ||
| 65 |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成立、变更、取缔核准 | |||
| 66 | 工人职业资格证书审核验印 | |||
| 67 | 自治区本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内参保人员退休(职)审批 |
//是否显示作废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