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九月,秋风送爽。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西藏能源建设捷报频传:西藏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拉萨直孔水电站投产发电;西藏“十一五”重点电力建设项目——巴河老虎嘴水电站即将开工;华能西藏发电有限公司在拉萨成立……自此,西藏水电建设掀起了新一轮高潮。在大力发展水电的同时,西藏还积极开发利用地热、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并取得了不匪成绩;沼气的开发在技术上也取得了新突破,沼气池的建设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和好评。
水电建设步入快车道
自2003年以来,西藏共投资40.73亿元用于重点电力项目建设,先后建成了昌都金河水电站、阿里狮泉河水电站、羊湖5号机组、拉萨直孔水电站和藏中电网完善工程、青藏铁路供电工程(西藏段)、昌都电网工程、城市电网改造等工程,已形成藏中电网、林芝电网、昌都电网和狮泉河电网4个区域性电网,最高电压等级达110千伏。
五年来,西藏全口径装机容量由2002年底的37.61万千瓦增长到现在的60.8万千瓦,增长61.66%,年均增长10.08%;用电人口由150万人增加到190万人,增长26.66%,年均增长4.84%。西藏县城所在地全部通上了电,乡(镇)、行政村通电率分别达到了72%和42%。
五年来,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帮助几十万农牧民群众告别了祖祖辈辈靠酥油灯照明的历史,使农村生产、生活用电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其中,第二期农网工程完成投资6.08亿元、建设38个项目,覆盖藏中电网、昌都电网和那曲电网下的25个县市(区),解决和改善了46万人的用电问题;第三期农网工程总投资7.88亿元,覆盖32个县,解决和改善约27万人的用电问题。2007年7月25日,国家电网公司与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该工程实施后,将解决近42万人的用电问题。
太阳能 地热利用效果显著
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一直致力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的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先后落实和实施了“西藏阳光计划”、“科学之光计划”、“西藏阿里地区光电计划”、“双湖光伏电站扩容工程”、“西藏地区城镇供暖研究示范”等一批具有较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截至目前,西藏各类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量超过9兆瓦,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万平方米,太阳灶20余万台,太阳能采暖房、温室、牛羊圈等近40万平方米。目前,西藏已成为全国太阳能应用率最高、规模最大、用途最广泛的省区,有20余万人依靠光伏发电圆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电灯梦,近30万农牧民因使用各种太阳能产品而受益。风能的研究和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那曲建造的10座风、光互补电站,目前运行正常。
沼气池建设 提高生活质量
2001年,西藏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在拉萨近郊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及畜粪成功研制建造了适用于西藏的沼气池,并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给沼气池加温和保温,以保证在冬季也能用上沼气。2002年,在拉萨成功建造了第一口太阳能沼气池,产气良好。2005年,在拉萨市城关区建设的沼气池通过验收并交付农户使用,带动了西藏的沼气建设。截至目前,西藏已建成9581座沼气池,形成了沼气——太阳能——种植——厕所为一体的生态工程,以解决农牧民的生活能源,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