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以来,山南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落实年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各项事业更加繁荣,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来自山南地区统计部门资料显示,1至10月份,山南地区预计完成生产总值26.2亿元,同比增长17.6%;粮经饲比例由去年的65:25:10调整为60:25:15,牲畜出栏率预计达32%;农牧业不断发展,累计改良黄牛9.3万头、禽类养殖390万只、种植优质大蒜近1万亩,种植良种油菜5.6万亩,分别带动和促进项目区群众人均增收1192元、1060元、760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人民安居乐业。山南地区今年坚持量力而行、难易结合、逐年消化、整体推进的原则,把统筹无房、危旧房户和贫困户、五保户、“三老”人员等困难群体建房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加以落实。年初制定了7790户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截至10月底,已有6623户主体完工,352户在建;其中困难群体建房已完工2771户,占今年计划任务的85%。在抓好安居工程建设的同时,搞好以水、电、路、讯等为重点的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安全饮水人口4.68万人,解决网外4.97万人的用电问题,农村公路里程将达到6157公里。山南地区劳动局负责人介绍,1至10月份,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2520元,同比增长16.7%;劳务输出14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9.5%。
改善发展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按照争取项目抓责任、建设项目抓质量、管理项目抓效益的要求,山南地区建立了项目建设协调会和碰头会制度,以及项目争取建设汇报衔接制度,落实了基本项目建设制度,为争取投资奠定了基础。1至10月份,山南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8亿元。目前,全地区83个乡镇乡乡通公路、通邮政、通传真,593个行政村中已通公路村占86%;已通电村有397个,通电率达66.8%;已通电话村有531个,通电话率达89.4%,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缓解。
注重社会和谐,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山南地区行署专员王瑞连说,山南地区坚持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民生作为工作重点,今年在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上都较往年有大幅增加,其中科技投入149万元,同比增长35.5%;教育投入770万元,同比增加20万元;文化投入600万元,同比增长了一倍;卫生投入110万元,同比增长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