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生和教师都要步行几公里去背水,有的教学点四季风沙严重,整个教学点常常被风沙包围,吹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这是上任不足一个月的援藏干部拉萨市尼木县委书记刘颖考察了县里的教育状况后,在博客上写下的所见所闻。没成想,一个月后,一群来自北京、山西素不相识的网友千里迢迢驱车来到尼木县,给县里的一所小学带来价值近万元的学习用具和衣物,并为这里的贫困生捐一万多元的助学款,他们说他们都是看到刘颖书记的博客,在网上联络自发来到这里捐助的。
刘颖没想到他的博客还会有此效果,之后,陆续有好几拨网友和爱心人士打电话来联系如何捐助尼木的教育。他更想不到的是,通过他的博客,竟然有人找他洽谈与尼木的合作项目,要来尼木投资。 刘颖是北京市第五批援藏干部。他原本是北京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党委书记,今年他自愿报名援藏,6月底,他来到拉萨市尼木县,任职县委书记。
尼木县经济基础薄弱,资源相对匮乏,是自治区的贫困县之一,年财政收入只有300多万元,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刘颖到任后,开了博客,本想写写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工作上的感受,就工作问题和外面的朋友、家人沟通,没料到有了这么一个意外的收获。
刘颖说,已经有北京、浙江及西藏本地的企业家看到博客后找到了尼木县,要求在旅游和特色产业等方面投资,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还有内地的一些企业和个人要在这里捐建希望小学。
刘颖现在已经把写博客当作每天的一项工作,他的目的也更加明确了,打破尼木县封闭状态,以互联网为窗口,尽可能地多介绍尼木的“宝藏”和西藏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