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快讯
特色优势产业绘就西藏发展新蓝图
2008年01月12日 来源: 作者:
    青稞产品、牦牛肉制品、各类林下产品、西藏酒类……在西藏的各大超市,西藏特产已悄然走上柜台,有的超市还专门辟出西藏专柜,满足消费者对西藏产品的需求。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利用西藏丰富的资源,培育出一批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具有西藏特色的特色优势产业,使西藏的特色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旅游业:领跑西藏经济

    2007年6月,拉萨市当雄县当曲卡镇牧民达瓦多吉投资1万多元开办了白莲度假村,用当地牧民特有的方式接待四方游客。青藏铁路通车、林芝机场通航为西藏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像达瓦多吉一样,西藏越来越多的农牧民走上了旅游致富的道路。

     200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又适时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要求,明确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任务,作出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西藏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西藏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开展了一系列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通过组织和参加国际、国内旅游展销会等,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杂志、报纸等媒体,采取各种创新手段,倾力打造“世界屋脊、神奇西藏”旅游主题形象;有针对性地在市场潜力较好的国家和地区开展强大的宣传促销攻势,收效明显。2007年,入境游客增长速度居全国第一,入境游客比例跃居全国第一。以“冬游西藏、享受阳光”为促销口号,开拓冬季旅游市场,使冬季旅游较往年持续升温。

    2007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游客接连突破300万、400万大关,预计全年达到402万人次,较2006年增长60%,实现旅游总收入48亿元,较2006年增长73.3%,相当于西藏GDP的14%左右。

    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市场活跃程度大幅提高。凯悦、瑞吉、喜来登等一批国际饭店管理集团争相入驻西藏,提升了西藏宾馆(饭店)的管理水平。社会各界投资宾馆建设、景区景点开发、旅游接待服务的热情高涨。2007年,西藏星级饭店(宾馆)新增12家,同时改造升级3家。非星级饭店增加237家,达到了772家,西藏拥有床位数近5万张,住宿接待能力显著提高。

    西藏各旅游部门按照自治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战略部署把农牧民参与旅游脱贫致富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积极促进和支持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服务,切实推进乡村旅游。2006年以来,共投入旅游发展资金600多万元,在西藏新建农村旅游示范点8个,共计达到23个,新增农(牧)民旅馆40多家,新增农家乐、牧家乐16家,同时,不断加大对农牧民参与旅游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增强农牧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提高了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的能力。2007年,西藏参与旅游经营农(牧)户达到8717户、34870人,比2006年增长25.5%和19.8%。乡村旅游总收入达到22257万元。

    “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西藏经济工作会议对西藏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西藏特色产业的发展描绘出了新的蓝图,西藏特色产业的路子必将越走越宽广。

    特色矿产业:奏出发展新乐章

    日前,西藏的5100冰川矿泉水,成为上海佘山国际高尔夫冠军赛独家指定饮用水,标志着西藏的矿泉水走向了国际高端水市场。

    西藏蕴藏着丰富的无污染、微量元素含量高的优质矿泉水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交通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西藏开发出来的各类矿泉水,很难进入全国市场。2007年7月,在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藏生产的5100矿泉水第一次“坐着”火车走出大山,走向了内地市场,成为西藏生产的矿泉水中走得最远的一个。

    不仅仅是矿泉水,由于欧亚板块的多次俯冲、缝合,也因为地球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了西藏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据了解,西藏矿产资源的分布已经基本勘探查明,并初步划分出喜马拉雅北麓、冈底斯、念青唐古拉、班公错——怒江、唐古拉和藏东三江地区等主要成矿区带,基本查明了各成矿区带内的主要矿种和矿床类型。据估算,西藏目前已查明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数万亿元以上。

    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重点,特色就是效益。近年来,西藏坚持突出重点、综合利用、保护环境、群众受益的原则,坚持抓大个的,搞先进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的准入门槛,不断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确保资源开发合理有序地推进。

    2007年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完成产值8.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9%;玉龙铜矿建设进一步加快,明年一期工程可建成投产,扎布耶盐湖锂资源开发二期工程正式启动,矿产业发展有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特色农牧业:成为农牧经济新的增长点

    不久前,南木林县艾马岗乡农民群培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以亲身经历向全国人民讲述种植土豆带给他的种种好处:土豆种植每年给他带来三万块钱左右的收入。

    南木林县艾马岗乡的土质非常适合土豆生长,于是县政府根据这一特点上大做文章,派出科技特派员,手把手地教群众种植土豆;群众出门销售有困难,政府免费培训了70多名土豆经纪人上门收购。为了让土豆能储存更长时间,进行反季节销售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县政府又拿出15万元资金为村民们修建储存土豆的地窖。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艾马岗乡的土豆以特色占领了市场。如今,艾玛岗乡年人均收入从三年前的1600元,达到了现在的3520元。土豆这个特色产品,不仅为老百姓带来了更多收入,也增强了当地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西藏农牧业特色产业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突出企业主体,明确扶持标准、突出扶持重点,立足高原特色做文章,基本形成了藏东北牦牛产业带、藏西北白绒山羊产业带、“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禽蛋奶菜产业带、藏东林下资源产业带。2007年,自治区进一步整合农口资金,落实总投资33500.6万元,安排了71个特色农牧业项目。按照区域集中、规模做大、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的工作要求,坚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发展,注重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

    龙头企业对农牧业特色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根据去年西藏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在年内努力培育出几家像样的龙头企业”的要求,2007年,西藏加强了对现有龙头企业的考察和调研,选优选强,重点扶持。完成了白朗县康桑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仁布县达热瓦青稞酒厂、林芝县农特公司、拉萨绿宝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扎囊县民族手工业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筹建和技术改造,并投入运营。西藏新增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同时,大力发展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截至目前,西藏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达到248家,联系会员2.36万户、12.64万人;进一步加快企业经营机制创新,鼓励涉农企业参与农牧业生产、经营、加工、流通各环节,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增值、提供服务,充当产业发展的龙头,在现代农牧业建设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西农集团改制开始推进,米林农场优质水果产业初具规模,察隅农场特色产品开发取得初步成效,八一农场蔬菜基地建设的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无障碍
关怀版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
政务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