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人不同,朝朝夕夕气象新。2008年,江孜县将紧扣“建设经济强县”的目标,抓住“调整结构、深化改革”两个关键,突出“特色经济、项目建设、城镇建设”三个重点,强化“平安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四个保障的工作思路,力争全县生产总值达到8.07亿元,增长18.5%;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4亿元,增长14.3%;财政收入达到1330万元,增长10%;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120元,增长13.2%。发挥优势 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008年,江孜县将在一产上继续扩大优质青稞、饲草等种植面积,着力抓好春播、秋播大蒜种植和农区畜牧业工作,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品优质率。在二产上,将扶持、壮大以扎西洁白糌粑加工厂、楚古粮油加工厂、啊香糖醋大蒜加工厂等为龙头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全县民营经济全面发展;坚持“量质并重、引选资并重”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完善优惠政策,突出农畜产品、建材、民族手工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做强做大招商引资这个“蛋糕”,增强江孜经济发展后劲。在三产上,将以旅游产业为重点,重点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帕拉庄园维修工程以及宗山抗英遗址维修的前期设计,并着力开发旅游新景点和旅游纪念品,积极完善旅游线路。
为率先建成经济强县,江孜县将把握中央、自治区、地区投资政策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继续坚持“基础先行、重点倾斜、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县乡道路、农田水利等建设,切实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按照“两个倾斜”的要求,扎实做好第五批援藏项目的实施与衔接工作,确保援藏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拉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面向基层 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2008年,江孜县将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为关键环节,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重要保障,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努力提升农牧区形象,力争完成950户民房改造、24个村委会活动场所以及6个村的村级道路硬化建设任务。
江孜县将牢牢抓住区域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特征,大力发展江孜大蒜、藏鸡、奶牛和奶制品等特色农牧业,在技术培训、加工、包装、销售以及规模发展上狠下功夫,促进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抓好劳务输出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规模发展,打造特色劳务输出品牌;依托传统优势,加快江孜卡垫厂的技术、设备的革新和规模的扩大,提升品质、种类,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市场经营理念,促进江孜民族手工业迅速发展壮大。立足民生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2008年,江孜县将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加大建设投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围绕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 “村村通工程”、“2131”和“西新”工程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卫生执法监管力度,认真做好重大疫病防治及职业疾病防治工作,开展乡村医务人员的培训,切实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的问题;深入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加大科技培训和普及力度;扎实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以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为重点,落实各项帮扶政策,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